火幽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5章 蒯徹勸說韓信自立失敗 張良識破奸計武設被虜,秦末漢初真龍記,火幽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為漢王立下如此戰功,即便他不再相信我,總不至於加害於我吧。”韓信微微揚起下巴,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自信。他回想起自己在戰場上的一次次勝利,為劉邦奪下的一座座城池,心中滿是自豪。他覺得自己的功勞足以讓劉邦對他另眼相看,即便有所猜忌,也斷不會對他下狠手。“您自認為與漢王劉邦關係良好,想要為他建立萬世的偉大功業,我私下裡認為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當初常山王張耳與成安君陳餘結下生死之交,可等到為了張黶、陳澤的事情而發生爭吵的時候,常山王張耳就背叛了項羽,帶著項嬰的人頭歸附了漢王。漢王借兵向東進軍,在鄗北作戰,陳餘死在了泜水南岸,身首異處。當他們兩人結交的時候,親密得無人可比,天下沒有人能比得上他們之間的關係,然而最後卻相互殘殺,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禍患產生於慾望太多,而且人心又難以揣測。現在您想憑藉忠信之道與漢王交好,但是您和漢王的關係不會比張耳、陳餘的關係更緊密,而你們所爭論的事情又往往比張黶、陳澤的事情更重要。所以我認為您堅信漢王不會危害您的想法是錯誤的。大夫文種讓即將滅亡的越國生存了下來,使勾踐稱霸於中原,功成名就之後卻慘遭殺害。俗話說:‘野鳥捕盡,獵狗就會被烹殺;敵國破滅,謀臣就將死亡。’所以從交友方面來說,沒有人能超過張耳和陳餘;從忠臣方面來說,沒有人比得上大夫文種。這兩個事例,應該說足以作為借鑑了,希望您好好想想。況且我聽說勇力和謀略讓君主感到畏忌的人將難以保住性命,功業壓倒當世的人將得不到獎賞。您渡過西河,俘獲魏王,活捉夏說,攻下井陘,殺死陳餘,巡行趙國,威脅燕國,平定齊國,向南挫敗楚國的二十萬大軍,終於斬殺龍且,派人西行向漢王報功,這就是所說的功業天下無雙、謀略世間少有的人。現在您功高難以獎賞,威重使君王畏忌。歸附楚國,楚人不信任您;歸附漢國,漢人害怕您。您想帶著這些功業和威望歸附誰呢?處在人臣的地位,卻有著高於天下的名望。正所謂人心難測,功高震主啊,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我實在為您擔心啊!”蒯徹眉頭緊鎖,神色憂慮。他走到韓信身邊,語重心長地說道,“將軍,你如今戰功卓著,聲名遠揚。可自古以來,功高震主之人往往難以善終。漢王雖現在倚重你,但隨著局勢的變化,誰又能保證他不會對你心生忌憚呢?當你的功勞大到讓他感到不安時,他很可能會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而對你採取行動。”“我絕不會做悖於漢王的事情。你再說,我就殺了你。”韓信怒目圓睜,臉上浮現出憤怒之色。他緊緊握住劍柄,身體微微顫抖,彷彿被蒯徹的話觸到了逆鱗。他對劉邦忠心耿耿,從未有過二心,蒯徹的質疑讓他感到無比憤怒。他覺得蒯徹是在挑撥他與劉邦之間的關係,是對他忠誠的褻瀆。蒯徹看著韓信憤怒的模樣,心中滿是無奈。他本想勸韓信認清劉邦的為人,抓住項羽來請求結盟的時機,獨立於楚漢之外。他深知韓信的軍事才能和影響力,如果韓信能夠獨立,或許可以在楚漢之爭中找到一條更好的出路,也能避免日後可能面臨的危險。但韓信對劉邦的忠誠讓他的勸誡變得無比艱難。蒯徹長嘆一聲,緩緩說道:“將軍,我並非有意冒犯你的忠誠,只是為你的未來擔憂。如今局勢複雜,你不可不防啊。若你執意如此,日後恐追悔莫及。”然而,韓信依舊不為所動,他堅信自己的選擇,堅信劉邦不會辜負他的忠誠。一根筋的韓信根本就聽不進去。為了報答昔日的知遇之恩,韓信最終還是選擇一心為劉邦打天下,這讓蒯徹憂心不已。“真不知道是我瘋了還是你瘋。”見韓信如此油鹽不進,蒯徹滿臉的難以置信與無奈。他怔怔地看著韓信,眼中的光芒逐漸黯淡下去。蒯徹搖了搖頭,長嘆一聲道:“將軍啊,我一心為你謀劃,可你卻如此固執己見。我實在不明白,為何你就不能看清這局勢,為何就不能為自己的未來多做打算呢?”蒯徹站在那裡,久久未動,彷彿整個人都失去了力氣。最後,他只好黯然退下。心灰意冷之下,蒯徹覺得自己的一片苦心都付諸東流,心中滿是失落與挫敗感。沒過多久,蒯徹便彷彿變了一個人,整日沉默寡言,對周圍的一切都失去了興趣。他把自己封閉起來,不願與人交流,彷彿得了自閉症一般。曾經那個足智多謀、意氣風發的謀士,如今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無法自拔。而作為項羽使者的武設,在見拉攏韓信不成之後,心中便湧起了另一個計劃。他深知,若不能讓韓信站在項羽這一邊,那麼至少也要讓韓信與劉邦徹底決裂,這樣才能為項羽爭取到更大的優勢。武設開始精心謀劃起來。當他聽聞劉邦的使團快要到達齊國時,眼睛一亮,一個計策湧上心頭。他迅速派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