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夏半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徐夏半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麗質,唐太宗嫡長女,唐高宗同母姐,詔封長樂郡公主。因皇后所生,深得唐太宗鍾愛,唐太宗為其籌備嫁妝,禮數加倍於永嘉公主,嚴重逾越制度,遭到諫議大夫魏徵進諫。長樂公主下嫁宗正少卿長孫衝,協助眾臣勸止唐太宗停世封刺史,因病去世,享年二十三歲,陪葬昭陵。

秦王妃長孫氏生下了一個女兒,秦王李世民欣喜之下,給這個女兒取名李麗質。長樂公主的志文中用華美的辭藻盛讚道:“公主資淑靈於宸極,稟明訓於軒曜。……皎若夜月之照瓊林,爛若晨霞之映珠浦。”可見公主果真人如其名,天生麗質,是位容色絕姝的美人,年僅八歲的李麗質詔封長樂郡公主,食邑三千戶。

因為長樂公主是愛妻長孫氏所生,唐太宗視為掌上明珠,因而“特所鍾愛”,長樂公主下嫁長孫無忌之子,宗正少卿長孫衝。長孫無忌,是開國大功臣,凌煙閣排名第一,貞觀年間又任宰相,長孫族作為後族新貴,又是功臣之家,可謂富貴至極,顯赫非常。當然,唐太宗選擇長孫家族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因為長孫無忌不僅是太宗的布衣之交,也是長孫皇后的兄長,將愛女嫁給長孫家族無疑是最安心的安排,故後來同是皇后所生的新城公主,同樣也嫁入了長孫家族。

長孫衝是長孫無忌的長子,也是長孫皇后的嫡侄,姑表兄妹相配,可謂親上加親,唐太宗眼見愛女配得如此佳婿,高興之餘就引出了一段小插曲。唐太宗在給女兒籌備嫁妝時想要多給,於是對眾臣表示“長樂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並所鍾愛,今將出降,禮數欲有所加。”房玄齡等答曰:“陛下所愛,欲少加之”。敕有司資送加倍於永嘉長公主。永嘉公主是唐高祖李淵之女,也就是長樂公主的姑姑,在輩分上長於長樂公主,理應尊於長樂公主。唐太宗為了寶貝女兒居然想逾禮而行,幸得諍臣魏徵勸諫:“若令公主之禮有過長主,理恐不可,願陛下思之。”最終太宗收回旨意,此事後又一成美談。

婚後的長樂公主又一次出現在史書上,是在徒封建事件中。所謂封建就是像西周時分封諸侯一樣,讓諸王、功臣永久性在一地擔任長官,並可由子孫世襲。此事顯然是在開歷史的倒車,所以,遭到房玄齡、魏徵、長孫無忌、馬周、李百藥、于志寧的極力反對。在眾臣反對無效的情況下,長孫無忌想到了兒媳長樂公主,請她進宮勸說,並代為傳話:“臣披荊棘事陛下,今海內寧一,奈何棄之外州,與遷徙何異!”唐太宗說:“割地以封功臣,古今通義,意欲公之後嗣,輔朕子孫,共傳永久;而公等乃復發言怨望,朕豈強公等以茅土邪!”最後唐太宗拗不過大家,終於詔停封建,長樂公主成功地協助大臣完成了這次重大事件,沒有辜負眾臣。

唐朝皇室歷來擅長書法丹青,李麗質的母親長孫皇后之墨寶曾傳到清代後失傳,看過的古人將其與吳採鸞、胡惠齋、張妙淨、朱淑真、管道昇等諸位女書法家相提並論。哥哥李泰工於草書、隸書,弟弟李治除了草、行、隸書外還與父親一樣,擅長飛白體。妹妹李明達也是寫得一手好飛白,和父親李世民的飛白體放在一起能達到下不能辯的程度。麗質公主墓誌記載:“散玉軸於縹帙,懸鏡慚明,耀銀書於彩箋,春葩掩麗。”在長樂公主墓室中還出土了一方瓷硯——辟雍硯,辟雍是周王朝為貴族子弟設立的大學,取四周有水,形如璧環為名。楊師道的《詠硯》詩中有“圓池類璧水,輕翰染煙華”一句,所詠的就是辟雍硯。這方硯是李麗質生前的實用之物,出土時硯面四周的弦紋內仍殘留些許墨跡,硯面還有長期研磨的痕跡,可見是公主生前長期所用之物,公主雅擅丹青,遂以生前用硯隨葬,無愧於墓誌對公主書畫才藝的褒揚。

婚後長樂公主夫妻琴瑟韻合,生活甜美,平時敬順公婆,謹禮持家。長樂公主突然病倒,久治不愈,便溘然長逝,是年二十三歲。她的婚姻生活剛邁進第十個年頭,這對少年夫妻卻沒能等到老來相伴的一天,面對愛女的離世,唐太宗深受打擊,“皇帝悼深夭蕙,懷三號而猶感。”多次痛哭後仍然悲傷的不能自己,儲後李治“痛結分荊,尋萬恨而增慕”。太宗敕命鴻臚寺卿韋挺為喪事監護正使、鴻臚寺少卿崔仁師為喪事監護副使,將長樂公主陪葬昭陵。

長樂公主出身貴重,自小被父母特所鍾愛,在萬眾矚目和寵愛中長大,出嫁時父親唐太宗想禮儀超越常制,嫁與外戚重臣之子,尊榮顯耀。難能可貴的是長樂公主沒有利用父母的溺愛恃寵而驕,婚後與丈夫長孫衝夫妻恩愛,守禮孝順,當朝中大臣沒法勸阻父親唐太宗時,關鍵時刻她能站出來助上一臂之力,早逝雖有遺憾,但其一生可謂圓滿順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霸道雷修

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