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同僚間的辯論高手
寒江獨釣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4章 同僚間的辯論高手,四合院:我以醫術定乾坤,寒江獨釣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扶蘇對於這情況毫不在意,依照秦法,如果工匠們未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學會技能,受懲罰的是工匠之師。在這個時代,暴力常常被視為解決爭端的有效工具。不用擔心過分嚴苛,秦律還規定,若工師在訓練學生時使其殘廢,那麼他也將以同樣的刑罰接受制裁。扶蘇轉向公輸軌說道:“工坊需在三個月內培養出自成系統的造紙匠師一百人,並以此作為準則,無論是藍田的鑄鐵作坊,亦或其他的領域。”
完成工藝考核並被確定合格之後,他們每人將會獲得千錢及一級平民之爵位獎勵。扶蘇說完,僅剩宗族代表,公子衍和公子袞兩人微微皺起了眉頭。其餘所有大臣們的神情卻未有任何波動,僅僅是一件民爵小事而已,在此之前的功績中獲取,同樣也是一般操作。他們清楚地知道,無論是在農耕地面上種植作物晉升爵階,還是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得獎加銜,匠人們的技藝同樣是晉升爵位的一種途徑。這樣的舉措契合了“商鞅原則”中的“收益來源單一路線”。
數秒過後,看著那些已經被揭開,微微泛黃的竹紙疊起如山巒一般堆積起來,扶蘇對所有人詢問:“在這麼多藏書中選擇最先複製至紙張上是哪一本?你們覺得應從《周易》著手開始麼?”
鄭國施施然的舉起了自己的袖子,“我認為,首先應該是複製《周易》!”
對,我確實記得,鄭師承學自於裨灶。扶蘇輕輕地捋了幾下鬍子,他在回想女術師許負的一句話,據說是她預言過周亞夫在未來的封侯之路和擔任相位後的九年厄運——飢餓的死亡。不錯的機會,找這個疑似穿越而來的野生姑娘進宮對暗碼。
緊接著,公子袞則舉起自己的手掌,說道:“在我看來,應該是《黃帝內經》與《難經》先行出版!”
啊,這是醫療技術領域的內容呢。不,可能是由於他的老婆是當現代扁鵲家人的小女郎的緣故吧?他想著,印刷醫藥書籍似乎比印刷《周易》更重要一些。此外,醫療家中還存在一門特別研究房事技巧的派別嗎…呸!五禽戲才是他的愛好呢,那個華佗啊(華佗?)!
見到了這一切,蒙毅禮貌的抬手:“我認為我們應該著重複制鄧析和惠子的作品。”
哼?他這身材如此健碩的居然對辯術有獨到的見解。每天不是與人爭論白馬並非馬的問題嗎...對德治有偏執追求的人....扶蘇微微審視了蒙毅幾眼後,露出了一抹微笑,“雖然出生於兵將之家,但我出生自一個以禮儀治理國家的地方。”
接著出現了看似效法“法學派別”但卻暗自意圖印行“墨子”的公子衍,還有各執一派的大臣們——他們都在強調複製品,卻沒有具體提及是要普及整個王國的範圍內,畢竟,焚燬百家之書之後,除國家官方收藏之外的古籍都已禁止流傳。
當然,有一些特殊的書籍並不在禁止範圍之內。
比方說與黃曆相仿的《日書》,田姬就一直是它的堅定支持者,不等選到合適的時間是不會讓它們使用的……。
扶蘇輕輕地咳嗽一聲,打斷了眾人正在談論的話題,“依朕之見,應該印製和推行秦國法律。” 他隨後向眾人解釋了自己的想法——如果有《秦國法律》,可以減輕一次罪責,同時也闡述了一些關於雕刻版印刷的相關知識。
不出所料,最先提出反對聲音的是廷尉大臣馮劫。“陛下,臣認為這並非可行之舉。”馮劫躬身道,“秦國法律關係到國家的根本法則,怎可輕易交予平民?我請求陛下慎重思考這個問題!”
還沒等扶蘇開口,蒙毅就走上前來。他對扶蘇行了一個禮後,轉向馮劫,說道:“馮大人說錯了吧!”
“過去的秦始皇營造的宮殿時,曾在外邊建築冀闕,‘冀’的意思是記住和指示規則,透過這些門闕來記錄這些規則!”
“那麼此舉目的是什麼呢?為了讓國內的人民知曉法度,並懂得法度的重要性!只有懂得法律,才能夠遵守法律!”
姚賈搖了搖頭說:“傳播法度這件事情,聽起來簡單實行起來卻很困難……”。
蒙毅轉向姚賈,糾正道:“廷尉大人這樣說有誤。困難了就不做麼?”
“商鞅說過:‘因此智慧的人才能懂得,無法適用於所有的百姓成為定律,因為並非所有百姓都足夠智慧。同樣的道理,唯有有賢明的頭腦之後人們才可能去明白這些道理,無法將其成為定律;這是因為並非所有人都能理解賢明。’
‘所以,為了能讓百姓更好地理解法律,統治者在定規時一定要使其容易明白和了解,要保證其名字合理並使普通人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