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不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2章 該不該接兄長回來?朱祁鈺的擔憂,改變于謙歷史遺憾,震驚!盤點歷史短影片給各朝帝王,思不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幕盤點結束,諸天萬朝唏噓不已。

百姓認為像是于謙這樣的清官、好官就該落得個好結果,但結局總是令人遺憾。

但是!

如今不一樣了。

但願于謙大人能改變命運,逃過此劫吧!

……

景泰年間。

該不該接兄長回來?

這成了朱祁鈺要面臨的一大難題……

他自己對皇位有了深深的眷戀,不捨得放棄手中的權力,他害怕失去這一切。

更害怕因兄長的歸來,而再次陷入未知的危機……

但又不能真的不接兄長回來,若是拒絕兄長歸來,必將遭受世人的詬病,被指責為無情無義之人。

這讓他揹負著巨大的道德壓力,良心彷彿有一把重錘在不斷敲打。

朱祁鈺將心中的矛盾告知于謙,于謙神色凝重,上前一步,拱手說道:

“陛下,臣以為,此事當以大明江山社稷與百姓福祉為首要考量。”

“太上皇歸來,雖可能引起朝堂波瀾,但我朝以禮義治天下,若拒之門外,於大義有虧,且易授人以柄,令天下人寒心。”

“陛下可迎太上皇回朝,但需妥善安置,明示陛下之仁德與大度。”

“同時,陛下當穩守軍政大權,繼續推行善政,有老臣等輔佐,亦不必過於擔憂朝局生變。”

“若因一時之懼而失卻人君之德,反為不美。”

“陛下心懷天下,自當有應對之法,切不可因猶豫不決而亂了方寸。”

于謙目光堅定地望著朱祁鈺,言語誠懇,句句皆是為大明的長遠謀劃。

朱祁鈺靜靜地聽著于謙的話,眉頭微微皺起,眼神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

他微微點頭,在殿中緩緩踱步,漸漸陷入沉思。

少頃,朱祁鈺停下腳步,長嘆了一口氣,說道:“於卿所言,朕亦知其理。”

“只是這其中變數太多,朕實難心安……”

“朕並非不念兄弟之情,只是這皇位……罷了,就依卿言,迎兄長回宮。”

“朕當展現仁德,亦希望他能安於本分,莫要再生事端。”朱祁鈺的聲音裡有一絲無奈,也有幾分堅定。

他看向于謙,目光中多了幾分信任:“於卿,此事便交予你去安排,務必確保萬無一失。”

“朕信你之能,也望你能穩住朝局,莫讓那些別有用心之人有機可乘。”

朱祁鈺深知,在這風雲變幻之際,于謙是他最為倚重的支柱,只要于謙在,朝堂便不會大亂,大明就還有希望。

此時的他,心中雖仍有忐忑,但也多了一份面對未知的勇氣。

于謙領命,躬身退下。

朱祁鈺獨自留在殿中,神色複雜地望著于謙離去的方向,喃喃自語:“但願一切如於卿所料。”

此後幾日,朱祁鈺雖忙於政務,但心思總是不自覺地飄向兄長即將歸來之事。

每有閒暇,便會在宮中踱步,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各種可能的場景,時而眉頭緊皺,時而長吁短嘆。

當迎回朱祁鎮的日子漸近,朱祁鈺下令加強京城戒備,明面上是為了迎接儀式的隆重安全,實則是為了以防萬一。

他深知,這一步棋走下去,如履薄冰,稍有差池,便是萬丈深淵。

終於,迎回朱祁鎮的那天來臨。

朱祁鈺強裝鎮定,端坐在龍椅之上,可藏在袖中的手卻不自覺地握緊。

當看到朱祁鎮的身影出現在視線中,他的心跳陡然加快,臉上卻努力維持著威嚴。

他起身,按照禮儀迎接,眼神與朱祁鎮交匯的瞬間,兄弟二人的眼神中都閃過複雜難明的情緒。

有久別重逢的感慨,更有對未來局勢的試探與不安。

而朱祁鈺在心中默默祈禱,希望這一切的安排不會成為大明新的禍端。

在迎回朱祁鎮後,心中的不安如影隨形。

為了避免重蹈歷史覆轍,他開始不動聲色地對孫太后勢力一黨進行打壓。

他先是安排了親信之人密切監視朱祁鎮的一舉一動,從起居出行到與何人交談,事無鉅細都要上報。

朱祁鎮所居住的宮殿周圍,看似平靜如常,實則暗哨密佈,宛如一張無形的大網將其籠罩。

對於孫太后,朱祁鈺在敬重的表象下,逐漸削弱其在宮廷事務中的影響力。

原本孫太后可以參與決策的一些內廷事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希望之魂

不論輸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