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開朗的巴菲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章 曾子病榻遺言 君子修身要義——臨終對君子之道的深情囑託,論語新論傳統經典的當代意,外向開朗的巴菲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文: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解讀:

一、原文釋義,啟迪智慧

曾子身患重病,生命垂危,孟敬子特地前來探望。曾子緩緩說道:“鳥臨近死亡的時候,它的鳴叫充滿了悲哀;人即將離世之際,他所說的話語往往飽含著善意。君子所應當珍視和遵循的道有三個重要方面:注重自己的儀態容貌,時刻對其進行規範和調整,使之莊重嚴肅,這樣便能在他人眼中樹立起威嚴,從而遠離他人的粗暴對待和肆意放肆;端正自己的臉色神情,使其展現出端莊、穩重且真誠的特質,如此就容易贏得他人的信任與尊重;把控自己說話時的言辭和語氣,用心斟酌用詞,合理控制語調,使之謹慎恰當、溫和有禮,這樣就能夠遠離粗俗淺陋和錯誤不當。至於祭祀和禮節儀式中的那些具體事務,諸如器具的擺放、流程的安排等,自然有專門負責的官吏來精心操持處理。”

首先,“疾”在此處指的是極為嚴重且危及生命的重疾,它清晰地表明曾子的身體狀況已陷入極度危險的境地。

“問”這個字所蘊含的意義遠超表面的詢問。它不僅包含了對曾子身體狀況的深切關懷,還體現了孟敬子對曾子的尊重以及在探望時所傳遞出的真摯關切之情。

“動容貌”,其中“動”具有主動調整、規範和約束的意味。“容貌”涵蓋了人的姿態、表情、動作、肢體語言等全方位的外在形象展現。“動容貌”要求君子以高度的自覺和自律,時刻留意並精心規範自己的外在表現,使其呈現出莊重肅穆且令人敬畏的氣質。

“暴慢”,“暴”強烈地傳達出兇狠、殘暴、暴力的含義,“慢”則著重表現出傲慢、輕慢、懈怠、放縱等不良態度。“暴慢”兩者結合,生動地描繪了一種極其惡劣、無禮、毫無約束且令人反感的行為和態度。

“正顏色”,“正”意味著主動地糾正、端正和校準。“顏色”不單指單純的臉色,還深入地包含了眼神的流露、神情的變化、面部肌肉的動態等面部綜合表現所傳遞的資訊。“正顏色”要求君子透過內心的修養和情緒的調控,讓自己的面部神情始終保持端莊、穩重、真誠且富有親和力。

“信”,在這裡所指的是他人基於君子的外在表現和內在品質所產生的由衷的信任、信服和認可。這種信任是建立在君子長期以來一貫的良好行為和高尚品德基礎之上的。

“出辭氣”,“出”有著主動表達、展現和流露的意思。“辭”精確地指向言辭、話語的內容和組織,包括詞彙的選擇、語句的結構和邏輯。“氣”則廣泛地涵蓋了語氣、語調、語速、聲音的高低強弱等說話時聲音特質的各個方面。“出辭氣”強烈地強調君子在與他人交流和表達自己觀點時,必須高度重視言辭的精準恰當和語氣的合宜適度,避免因言語不當而引發誤解、衝突或不良影響,從而充分展現出內在的修養、智慧和涵養。

“鄙倍”,“鄙”深刻地表示粗俗、淺陋、低俗、庸俗,缺乏文化修養和內涵。“倍”通“背”,有違背、乖謬、錯誤、不合常理之意。“鄙倍”形象地形容了言辭和表達方式的極度低劣、粗野、不符合社會規範和道德準則,嚴重缺乏應有的文明和教養。

“籩豆之事”,“籩”和“豆”是古代祭祀或重要宴會場合中專門用來盛放特定食物和祭品的精美器具,這裡借指祭祀和禮節儀式中包括器具準備、儀式流程、人員安排等各種具體的事務細節和操作環節。

“有司”,明確地指向專門負責某項特定事務的官吏或特定的部門機構。他們在相關領域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知識、技能和經驗,具備高效處理和妥善安排各項具體事務的能力。

深入剖析這些重點、難點詞語之間的內在緊密聯絡和深刻邏輯關係。曾子在病榻之上,以鳥之將死鳴哀、人之將死言善這一飽含哲理和情感的引言作為鋪墊,自然而然地引出他對君子之道的深刻闡述和精闢見解。他著重強調“動容貌”,其根本原因在於一個人的外在儀態往往是他人對其進行初步判斷和形成第一印象的關鍵依據。倘若容貌莊重嚴肅,便能從一開始就在他人心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有效地避免給人留下粗暴放肆、缺乏教養的負面印象。“正顏色”則進一步將關注點深入到內心狀態在面部神情上的真實外在呈現。只有當內心保持平和、真誠、堅定且充滿善意,才能透過端正的臉色神情向外界傳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你的星星,我的螢火

藍綠都是我喜歡的顏色

(海賊王同人)海賊王之航海日記+番外

哈尼雅

復仇情人

意若幽蓮

獸世嬌寵:戲精美人,多子多福

君墨羽

門庭十一

金千千

(綜同人)[綜影視]給他一個HE

青鏡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