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赫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章 前往港都(求追讀),都重生了誰還追妻啊,樓下赫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林書平不知道的是,就在第二天,廣州一個高階小組調查團,就啟程前往美國,開始對金昌源以及其背後的統一教進行秘密調查。

不過這一切跟林書平關係已經不大了。

他在保證自己能獨身事外的同時,已經儘量提醒了鵝城市領導班子,歷史大勢無法阻擋,他也不確定自己的提醒有沒有用,無愧於心即可。

而在接下來幾天,林書平已經開始為前往安徽合肥購買國庫券做準備。

他一共準備了兩套服裝,一套服裝完全破爛,上衣不僅打著補丁,連下身的褲子褲腳都被踩的髒兮兮的,這套衣服是往返合肥、滬市的裝備。

而另外一套服裝則是正常青年穿著,會見各個銀行人員使用。

這是他從楊百萬身上學來的招數,除此之外,林書平還準備了一個蛇皮袋,儘量裝成自己外出打工的模樣。

當然,蛇皮袋是以備不時之需,就他目前手中的一萬塊現金,直接塞到內褲兜裡都比任何方式防盜。

而在臨走之前,林書平還收到了一則好訊息,那就是香港《明報》郵寄來的回信到了。

回信中不僅有《明報》的約稿函,還有《明朝那些事兒》前五萬兩千字的稿費匯款單。

“千字一百元,不錯了。”

林書平感到滿意。

這個價格超出他的預料,因為眾所周知,金庸先生對於約稿作者的定價向來都是不高的,而《明報》在徵文時也宣稱只是千字五十元起步,如今能翻倍,這說明對方看到了《明朝那些事兒》這部作品的價值。

而按照千字一百元計算,這五萬兩千字一共給林書平帶來了5200港幣的稿費。

並且這筆稿費還不用繳稅!

這是時代的漏洞,林書平心安理得的接受。

雖然1980年國家就頒佈了稿費繳稅標準,甚至這套標準沿用至往後幾十年,但目前來看,繳納者寥寥無幾,稅務局也不會追究,更何況這筆稿費還是從香港匯來的。

興許是為了照顧內地作家,《明報》寄來的匯款單是中國銀行,共計5200港幣。

如今是1988年4月中旬,1元港幣,按照官方匯率可兌換人民幣0.7元左右,但黑市價格已在1元左右,並且不斷上漲,只因為“物價闖關”即將來臨,全國一線城市物價已經明顯出現20%到30%的漲幅。

而當物價闖關結束,人民幣的大概會跟港幣在匯率上持平,到了九十年代初的時候,1元港幣基本上可以換到1.1人民幣左右,並且這個匯率一直保持到新世紀初沒有太大改變。

“5200港幣,在銀行換成人民幣,大概3600元人民幣。”

林書平喃喃自語:“不行,虧了。”

的確虧了。

要知道,港幣在深城乃至整個廣州還都是非常緊俏的,而且越是靠近香港那邊的城市,港幣的流通也就越發達,甚至完全可以當人民幣使用。

而如果在黑市兌換,5200港幣,至少能兌換到5000元。

一念至此,林書平就決定在銀行裡取出這筆錢,拿到黑市去兌換。

而除了匯款單和約稿函之外,林書平還意外發現了一封由金庸老先生親筆書寫的書信。

書信內容對於《明朝那些事兒》大加讚賞,對於林書平的歷史學和文學底蘊也都不吝誇獎,並誠摯邀請林書平前往香港,簽署出版合約。

“出版合約?”

林書平眼睛一亮。

他是知道金庸名下是有兩家出版社的,分別是明報出版社,以及明窗出版社,這兩家出版社在香港出版界也是赫赫有名,實力雄厚,而且不同於《明報》只在香港發行,明報和明窗出版社出版的作品,可是在香港、澳門、臺灣以及整個東南亞地區發行的。

只要作品能夠出版,就絕對能在華人世界裡產生影響。

如果影響力足夠高,足夠受歡迎,還會翻譯成多國文字在異國發行。

林書平心情激盪,當即便準備請假,拿著剛剛寫完的十多萬字稿件,前往香港簽訂出版合約。

前五萬字就已經能獲得五千元稿酬,而手裡這十多萬字的稿件,足夠讓林書平再獲得一筆收入了。

更何況,還有簽訂出版合約帶來的版稅!

而現在,距離4月21日,國家正式開放債券交易市場,還有六天時間。

往返港都,簽訂合約,最多也就一兩天時間。

時間雖然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復甦:輟學的我,吃成了戰神

滄海桑田

西幻女配靠學習飛昇了

胡椒愛吃魚

逆世重修,回到妻女死亡前

扮陽吃虎

在文野建立腦葉學院

塔爾雅

火紅年代:手搓戰機到院士

火紅年代一俗人

幻世之刺客傳說

暗舞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