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赫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章 利益捆綁(求追讀),都重生了誰還追妻啊,樓下赫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至可以說根本沒有。
哪怕第一天林書平過來兌現,一出手也才六七萬而已。
而通常情況下,兌現面值超過十萬,是絕對能夠驚動銀行管理層的。
“怎麼?兌換不了?”
楊煥東此刻意氣風發,頗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
面對四周人群震驚的眼神,他甚至很想點根菸抽抽。
不過理智戰勝了情感,他最終還是壓制住內心的雀躍,笑著說道:“沒理由啊,咱們可是中國銀行,如果你們這都兌換不了,那其他地方更不行了。”
“當然兌換得了……我只是沒想到您這一次來兌換的數量竟然有這麼多。”
馬小姐回過神來,向楊煥東解釋了一句後,立即就把電話打到了二樓。
很快,副行長曹斌便出現在櫃檯裡面。
在瞭解了事情經過後,他便親自接待楊煥東,熱情邀請對方登上二樓,進入到自己的辦公室內。
在辦公室內,曹斌看著那一沓沓嶄新的國庫券,眉頭一揚,總覺得事情並不簡單。
他旁敲側擊,想要套出這些國庫券的來路。
但楊煥東也不傻。
如果把來路告知,那滬市銀行完全可以繞過他們這些倒爺,直接跟合肥等地對接了。
屆時他還怎麼賺錢?
因此守口如瓶。
或許在後世的人看來,這種賺錢的方法簡直是公開透明,但那是站在上帝視角。
對於當下類似曹斌這樣的人來說,受限於各種資訊的獲取,因此以他目前的認知和略顯僵化的思維來看,他還真就是百思不得其解。
這其中最主要的還是楊煥東心思謹慎。
在來之前,他就把鈔票上關於合肥工商銀行的封條給撕掉了,並且換成了皮筋來捆綁。
而林書平的國庫券,則全部都是從地方國營工廠裡收購來的,這就更找不到蛛絲馬跡了。
這樣一來,儘管曹斌內心抓癢撓腮,很想透過類似方式運作一把。
但可惜他不瞭解內幕,也不瞭解相關操作方式。
因此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楊煥東和林書平之流在這段時間大賺特賺。
當然,不管是林書平還是楊煥東,他們的操作基本上都還在可控範圍內,並且還都是滬市官方很樂意看到的現狀,他們的存在對於國庫券的流通,是非常有利的。
而像是萬國證券這種巨頭,透過龐大的人力和物力來壟斷整個市場,繼而獲取暴利的操作方式,卻是被官方所不容許的。
對於官方來說,萬國就像是一個巨大的鼬鼠。
因此,不久之後,萬國證券遭遇了來自官方金管處的突擊檢查。
不過管金晟最終還是化險為夷,靠著大膽與機靈,在金管處的人抵達之前,迅速把所有國庫券從金庫轉移他處,這才勉強逃過一劫。
而其他證券公司也是後知後覺。
雖然說下場晚了一些,但仍舊靠著龐大的資金鍊入場國庫券市場,並在在後續吃的滿嘴流油。
當然,倒賣國庫券能賺大錢的訊息,並不會一直偏安一隅。
不久後,訊息走漏。
當全民倒賣國庫券的時代到來,屆時就是各大證券公司以及乘坐時代浪潮而在封口起飛的林書平等人退場的時候。
……
接下來一段時間,林書平繼續頻繁往來於滬市與合肥,大肆在各個合肥國營企業、工廠收購國庫券,價格也因為市場的興盛,開始從六折、六五折,慢慢的過渡到七折。
而與此同時。
在香港,《明朝那些事兒》也開始了在《明報》的首次登報連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