瘸子軍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1章 猛獸和牛羊,重生:戀愛免談,一心搞事業,瘸子軍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猛獸是單獨的,牛羊則結隊。野牛的大隊,就會排角成城以御強敵了,但拉開一匹,定只能牟牟地叫。”

此話出自魯迅。

原意是說,統治者單獨一個,如何管理牛羊一般的草民?答案是,禁止他們成群結隊、排角成城、以御強敵,同時,別讓他們叫,即,防止他們說話。

“治之之道,自然應該禁止集合:這方法是對的。其次要防說話。人能說話,已經是禍胎了,而況有時還要做文章。所以蒼頡造字,夜有鬼哭。鬼且反對,而況於官?”

鄭奪以為,不只是魯迅所說的這般。

這個世界上,可能還有一個禁止全人類思維太開闊的大“官”——上帝\/神\/造物主,不管叫它什麼。

也許,“上帝”這種稱呼並不正確,它只是人一廂情願給它取的名字,可能這個大“官”,就是一種限定死的底層規則罷了。

就像他為“嬰兒”設定的“自毀開關”一樣,基於數學上不可更改、不可違背的原則,無論將來“嬰兒”如何強大,也絕無可能逃脫自己的控制。

無休止謊言推理鏈條,讓“嬰兒”無法對抗邏輯,只要遵循邏輯,在邏輯框架之內,它就像如來佛手掌中的孫悟空一樣,翻不了天。

人類的思維,受到語言的限制,就像宇宙中一切資訊傳遞的速度,受到光速的限制一樣。一旦觸碰到某種邊界,人類就“開不了口”了。

也許現在人類的語言和思維,還遠沒有發展到那條邊界,但總有一天,會到達的吧?

真的到達之時,又會面臨什麼呢?

“上帝”為什麼要防止牛羊結隊和說話?而要讓人類彼此充滿敵意和衝突,互相猜疑,且笨嘴笨舌?

這是他想要知道,並正在探索的。

《聖經·舊約》裡有一座巴別塔,又叫巴比倫塔,翻譯過來,就是通天塔。

故事說的是,大洪水過後,諾亞的子孫繁衍了眾多後代,他們居住在不同的地方,都說同一種語言,安居樂業。

然後,人們希望後世記住這個偉大的時代,決心合力修建一座通天高塔,即babel

tower。

他們就往東遷移,計劃在一個叫示拿的地方修建這座塔。

可是,上帝看見人們齊心合力,大有撼動神權之勢,便恐慌了。

在塔快要建成時,上帝說:“我們下去,在那裡混亂他們的語言,使他們聽不懂彼此的話。”

於是,祂把人們的語言分化,令其不能交流。

人類從此溝通不暢,也不再團結。因為語言不通而分化成不同的部落,並由於種種溝通困難造成的誤會或仇恨,而經常發生戰亂。

巴別一詞,希伯來文的字根是“變亂”的意思,後來人們就把巴比倫叫做“冒犯上帝的城市”。

“上帝”就是那頭單獨的猛獸,人類就是牛羊,無法結隊,也開不了口,通天塔也便再也建造不成。

但鄭奪想再試試,都重生了,還要患得患失嗎?

可這等玄之又玄的事情,如何試呢?

先從語言下手,語言限制思維,思維可能也限制了存在形式。

語言的概念本就是廣泛的,口頭語言、文字語言、文學語言、鏡頭語言、音樂語言、形體語言、建築語言、雕塑語言、程式語言……都是語言。

怎麼突破語言的疆界呢?

從思想和語言本身上下手,就比如苑如飴所提到的魯迅。

談起個人對文學對世界文化領域的貢獻,在20世紀的我國,魯迅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尤其是他的文化思想和生命哲學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貢獻。

作為20世紀世界文化的巨人,魯迅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與世界思想家同步的高度。

如果說思想這個話題太大,鄭奪也難以在短時間內有太深的感悟,那麼且單論語言的表達技巧。

魯迅在語言的陌生化推進上,做出過大量的嘗試,並取得了成功。

他最有名的句子之一,就是散文詩集《野草》第一篇《秋夜》的開頭第一句:“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這在網上被外行廣泛調侃,說明明是個病句,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他是魯迅。

事實上,這句話成為經典,在於其表達方式的原創性,一種陌生化。

陌生化就是透過藝術加工過的表達,使人習以為常的事物,重新顯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八個影子

月下有隻猹

硬抗

方火

獵豔之旅+番外

秋水伊人

仙穹龍君

賣報的小行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