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絳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3. 祭祖·雙聯瓶,梅香疏影,紅絳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她與鄧凝相對而坐儘管心中焦急,但卻不敢流露出來。

柳如蓁用餘光掃了他一眼,鄧凝面色淡淡,正襟危坐,也同她一樣等候著帝后的聖令。

“朕聽聞早年你們在宮邸學時便相熟,時常談論詩賦與學識。”

柳如蓁和鄧凝都忙回道:“是。”

皇帝看向她,朗聲道:“鄧凝是年少有為的探花郎,你也是才華兼備,好一對才子才女。”

雖為誇讚之言,卻聽的柳如蓁毛骨悚然。她與鄧凝相識相熟之事宮邸學的同窗們都未必知道,而皇帝卻瞭如指掌,顯然暗中將她調查的很仔細。

皇后見二人都有些緊張,含笑起身走了下來,往柳如蓁方向靠近,停在她面前,盯著她柔聲細語:“你們也別繃著,今夜讓傳召二位來,不為別的,只是想讓你們為不久後的祭祖大典撰寫祭文。”

皇后這一言,似乎明白她在憂慮著什麼。

她起身行禮,抬眼瞬間,從皇后的目光中讀出安定。讓她放下了懸了半日的心。原來是她過於緊張,多心想錯了。她還以為帝后此次將他們叫來,是為了修國史之事。

然而,在正殿的半個時辰裡,幾乎都是在商議祭祖大典上祭祀文和該注意的地方。

鄧凝雖然就坐在她對面,帝后二人是不是也會點一下兩人,但全程除了就祭祀文互換了些意見,此外幾乎沒有過多的交談。柳如蓁能看出來,鄧凝也儘量與她保持著距離。

最後皇帝也決定,讓她和鄧凝這幾日在前往著作局撰寫祭祀文。屆時大典上,由鄧凝來誦讀祭祀文。

大慶的祭祖大典並非每年都有,按大慶的律例來說,當是五年一舉。但皇帝宋鄞登基後因非議頗多,在位十年來,從未舉行過祭祖大典。所以這也是他首次以天子身份主導大慶的祭祖典禮。

祭祀文字改是由著作局裡的著作郎編寫。而此次祭典,皇帝似乎極為重視,也極為擔心,才叫了兩個看似好控制的年輕人,接手撰寫祭祀文這個攤子。

從正殿出來後,宮中早已下鑰匙,柳如蓁奉聖命持令牌將鄧凝送到宣武門前。

她衝著鄧凝微微一笑:“不管怎麼樣,還是祝賀你成功升遷。”

“還有,祭祖大典上,別替我說任何一句話。”

想了想,應當是沒有什麼要說的了,便作別“夜深了,也別逗留了,快回去吧。”

說罷,柳如蓁轉身離去,鄧凝將她叫住:“柳姑娘,令尊讓我給你帶一句話。”

“令尊說‘莫要掛心,將自己的路走好便是’。”

她身形一頓,眼眶溼潤,沒有回頭,道了聲謝,提著燈遠去。

祭祖大典前半旬,她和鄧凝一直在著作局撰寫祭祀文,皇帝又是派慶德慶海在旁邊守著。上次送了一份恩情給慶德,慶德便與她走近了許多。平日裡與兩人相處的也是極好的。但柳如蓁心中沒底,也不敢賭人心。

他們兩人終究是向著皇帝的,所以她與鄧凝也不敢說些別話,在著作局偏房中將祭祀文撰寫好,修修改改了幾番,直到皇帝心滿意足,才算是徹底完成了。

半旬說著長,其實不然,過的極快。後日便是祭祖大典。這半旬裡,宋宸與幾位皇子都在忙於祭祀之事。她也沒見著宋宸一面,倒是天天收到他拖朱嬤嬤捎給她的書信。信中的內容都極其簡短,無法是讓她不用擔心家人,還提到了有關宋科之事。

信上還說,他已經讓人幫柳如蓁去查李尋安的蹤跡了。

看來宋宸做事還是可信的。同以往一樣,她將將信紙撕碎丟入茶壺中。起身往屋外走去。

信中宋宸提到了一件事情,倒是提醒了柳如蓁。她差點給忙忘了。

原來那日洗塵接風的宴會上,宋宸也察覺到了皇帝見到那花瓶時,異常過激的態度。

夜裡柳如蓁看不真切,稍稍走近後,見四下無人,才將庫門開啟。那鑰匙是她向慶德要的,只說聖上託她去庫子裡拿東西,慶德也沒多問便給了她。

按慶德所述,宴會上誤擺的是一個雙聯瓶。

柳如蓁掌著燈往放置花瓶的櫃子上靠,陰晦燭光下,一怪異的花瓶映入眼簾。

雙聯瓶?!上面好似還畫了些什麼。她將花瓶扭轉過來,細細一看,兩隻交連相容的青釉瓶身上,畫著一幅美人圖。

綽約多姿的女子靜坐在梅花樹下,抬頭望著弦月……瓶身還題有詩:“落月孤倚,相思愁腸。”

她心想,這應該是梅妃吧。皇帝不讓慶德拿出來擺著,應當是不想睹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走進巫界

沙漠胡楊

妄念

菽久

華娛終極大亨

油水膩歪

龍王之叱吒風雲

海風的軌跡

我在未來看風水

紀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