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籬女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閒聊2 關於修行,巫師手札,樹籬女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入道之初,先持齋戒,以堅信心。

學道之士莫不持戒精虔以積累功行,故左仙公雲:“學道不修齋戒亦徒勞山林矣”。夫戒者,戒諸惡行也,故不持戒,道無由得。持齋戒是修道者持身之津樑,積功累行之徑路,益善止惡,皈真舍妄,莫不由此漸進而頓悟。王常月祖師也說:“這個戒字,是降魔之杵,能鎮壓妖邪;是護命之符,能增延褔壽;是昇天之梯,能朝禮三清而超凡入聖;是引路之燈,能清除六慾而破暗除昏;是仙舟寶筏,能渡眾生離苦海;是慈航津樑,能濟眾生出愛河。”學道之士學道之初先學受戒持齋,神明自然輔佐。薩真人云:“道法於身不等閒,思量戒行徹心寒。千載鐵樹開花易,一入豐都出世難。”西河救苦薩真人因湘陰城隍廟廟祀血食太甚,用雷火焚廟,其神上奏,玉帝敕賜金鞭,隨公察過,十二年之久,以慧眼觀察竟全無過可尋,其神歸降為輔將。真人若一犯戒,其神即以金鞭罰之必矣。所以嚴持齋戒能有如是廣大威德。我們想要成仙了道,信德也至關重要。成仙之路入門的初機就是要培固自己的信德,《道德真經·第四十九章》上說“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又《道德真經·二十三章》上說:“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我們修道之人,一定要深信神仙實有,神仙可學,神仙可成。俗語說的好:“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我們對《生天得道真經》中元始天尊經中所說一切法語要深信不疑,如果信心不足,就會產生不信效果,或者剛開始信,後來又不信了。做為一個真正深信經典修學的人,不管群魔如何毀謗真經,自已的初心不退,道心堅固,不管群魔如何引誘自已步入魔道,自已常存真正之心,虔誠信奉元始慈尊一切法語,將此身心奉獻於元始天尊聖前,決不入邪魔外道。天魔外道以凡夫愚執不信心為宮殿,以凡夫破戒破齋為魔力。只要我們真心清靜,常侍天尊,以自已的信德為依怙,深信《生天得道真經》是元始天尊金口宣說的成仙得道的無上妙法,則群魔的宮殿自然倒塌,魔力自然消除。我們作為信仰道教的人,在信仰層次上,我們其實非常需要一種“迷”,這個“迷”,實際是一種人人都要重視的“篤行精神”、“堅定信仰”。《生天得道真經》所說的“十方得道神仙,皆從此經修行,而通微奧”,以及此經的無量功德。貧道相信,只要我們按法修持,積德道備,則眼前就是大羅仙境。

二、廣種福田,精修妙行,而不染眾緣。

我們修神仙的人,當先立功德。葛洪祖師《抱朴子·內篇》上說:“為道者以救人危使免禍,護人疾病,令不枉死為上功也。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所謂精修妙行,就是要行出世,入世的功夫。出世即行真功,晉真人云:“若要真功者,需是澄心定意,打疊神情,勿動勿作,真清真靜,抱元守一,存神固氣,乃真功也。入世即行真行:“若要真行者,須是修仁蘊德,濟貧救苦,見人患難,常行拯救之心,或化誘善人,入道修行,所行之事,先人後己,與萬物無私,乃真行也”。《道法九要》上說“昔旌陽許真君,一困者為患,其家抱狀投之於君,君聞得疾之因,乃緣貧乏不得志而已。真君以錢封之於符牒,祝曰:此符付患者開之。回家,患者開牒得錢,以周其急,其患頓愈。濟貧佈施則積陰德,行符之人則建功,皆出於無心,不可著相。著相為之,則不是矣。若功成果滿,升舉可期矣。”我們修神仙的人積累功德,都出於無心,無為,這就是《道德真經》所說的“上德”。《生天得道真經》所說的“妙行”。出世法必須從入世法積功累德做起,也就是從學做好人做起。故元始慈悲教主教我等“廣種福田”,即廣泛的行善,德業不雄厚,要做出世的修煉,就如同夸父追日,是可望不可及的。邱長春祖師在《寄西州道友書》上說“大抵修真慕道,須憑積行累功。若不苦志虔心,難以超凡入聖。或於教門用力,大起塵勞:或於心地下功,全拋世事。但克己存心於道,皆為致福之基。然道包天地,其大難量,小善小功卒難見效。所以道,剎那悟道,須憑長劫煉磨。頓悟一心,必須圓修萬行。”修行人在行入世出世功夫之時,千萬不能迷了自性。隨眾緣而被物迷。《呂祖百字碑》也說:“真常需應物,應物需不迷”。不為“物累”,不被“俗迷”才能保持樸真的境界。

三、常持正念,使內想不出,外想不入,以除煩惱業障。

正念即我們的道心,向道之心沒有偏離,則心清意靜。心清意靜則內想不出。內想不出則神明內守。神明內守則外想不入。外想不入,不受外物之勞擾,自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他小說相關閱讀More+

山海莫問

喵嚶嚶

渡劫之後方為仙

木花子

穿越之求躺平擺爛

夜語夢

一瓶奶,兩瓶奶,讀崽心聲全是奶

雲喵

最佳搭檔[刑偵]

一隻薄薄

劇情崩壞的世界

舞雲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