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明山居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3章 金歸性初,奼女還歸本性,悟空修真路,德明山居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心歡喜呢?她的父親迴歸,她這個子女還能去哪裡呢?抱著牌子直接上了天堂,向玉帝陳訴,那麼全家都可以收服了。這就是擒賊先擒王的手段,是追溯本源的關鍵妙處。

等到玉帝命令太白金星宣李天王前來對質,而天王都不認識她是自己的女兒,哪吒說出了“靈山偷吃如來香花燈燭”這一段根由,才知道這是“結拜”的恩女。既然是女兒,為什麼要提到結拜這一節緣由呢?天王姓李,屬木,按照五行生剋,木之子是火,他的女兒怎麼會屬金,呈現出金鼻白毛、通身金色的模樣呢?卻不知水中之金能夠克木,而金又能生水來滋養木;木中之火能夠制金,而火又能生土來滋養金。先是仇恨而後是恩情,所以是結拜的恩女。《悟真》中說:“金公本是東家子,送向西鄰寄體生。認得喚來歸舍養,配將奼女作親情。”其中蘊含著顛倒的妙處,難以用言語說盡。為什麼稱她為“半截觀音”呢?觀音就像水中之月,如果只有水沒有月,就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整體。奼女只是水中之金,不就是半截嗎?

到了這個時候,“精在東南黑角另有小洞”,而金已經歸性返回到東家,正是洞房花燭、“黑氣氤氳,暗香馥馥”、匹配團圓的時候。“行者尋著唐僧和馬匹行李”,腳力已經準備齊全了,這是老怪尋思無出路,磕頭誠服,天王和太子押著妖怪回宮的時候。從現在開始,唐僧師徒四人就可以策馬長驅,挑著擔子,一起走上大路。所以修煉丹道的人必須先煉伏金精性體,使其堅韌不被磨滅,然後腳跟踏實,才能夠向西前進。

如今世上的眾生沉浸在慾望的海洋卻不知悔改,在憤怒的火坑中卻不清洗自身,陷入利益的陷阱卻毫無怨言,墜入名利的深淵卻沒有醒悟,在昏睡的壕溝中不醒,在迷途上奔走卻不知返回,落入虛榮的網羅卻不掙脫,都是因為他們迷失了自己的本性而陷入空虛,永遠沒有盡頭。

那孫行者果真是英勇無畏!在那陰森恐怖的洞府環境中,四周怪石嶙峋如惡鬼,毒霧瀰漫似幽冥,暗器亂飛如奪命之矢,他卻能如魚得水般穿梭其中。那環境如此惡劣,彷彿是一個天然的死亡陷阱,可他的身影矯健而靈動,金箍棒揮舞間盡顯英雄本色。每一次與妖怪的交鋒都驚心動魄,那妖怪藉助洞府的險惡環境不斷髮動攻勢,但行者就像在驚濤駭浪中航行的無畏之舟,無論風雨多大,都能破浪前行。這場戰鬥,不僅僅是力量與法術的較量,更是在這惡劣環境中的生存之戰,而行者無疑是這場戰鬥中的主宰者。

那孫行者恰似一艘乘風破浪之舟。此回中,困境如洶湧波濤將其包圍。在那洞府之中,黑暗與危險仿若無盡深海。妖怪之妖法似狂瀾,毒霧瀰漫如迷霧籠罩海面,暗器飛竄似暗礁潛藏。然行者如堅舟,其心之堅定可破萬難。他在這險象環生之境中,以火眼金睛洞察丹頭所在,如舟之舵手尋得前行方向。

唐僧宛如珍貴之貨物置於舟中,被妖怪覬覦。豬八戒則似同舟之槳手,雖偶有抱怨,但關鍵時亦能發力。那洞府環境惡劣,卻擋不住行者救師之決心。他與妖怪激戰之際,整個洞府仿若風暴之海,而他在其中縱橫馳騁。

奼女還歸本性,如迷途之舟重回正途。此中波折,皆為取經路上之考驗。行者之勇,如同舟在驚濤駭浪中穩立不倒。他們一路西行,如舟在茫茫大海中駛向光明彼岸,此回不過是漫長旅程中一處驚險之礁灘,而他們憑藉堅毅與智慧成功駛過。

“心猿識得丹頭,奼女還歸本性”蘊含著豐富的象徵意義和修行啟示:

- 金精與本性:文中的“金精”可視為一種重要的修行元素或能量。在丹道中,常將各種物質或能量進行象徵化的表述,“金精”或許代表著某種需要被制伏和轉化的關鍵要素。就如孫悟空與老鼠精(奼女)的周旋,孫悟空象徵著修行者的本心或智慧,而老鼠精則代表著各種干擾修行、使人偏離本性的慾望或雜念。只有透過智慧和修行的力量制伏這些“金精”,使其迴歸到原本的狀態,才能實現“還歸本性”,達到修行的目標。例如,當孫悟空最終找到老鼠精的老巢,發現了她供奉的李天王父子的牌位,這就如同修行者在探索過程中,識得了關鍵的“丹頭”(修行的要點或根源),從而為解決問題、迴歸正道找到了方向。

- 陰陽和合與平衡:丹道講究陰陽的相互關係和平衡。在這一回中,天王與哪吒、唐僧師徒與老鼠精等之間的關係和互動,可從陰陽的角度進行解讀。天王屬木,木之子為火(哪吒),而老鼠精屬金,金能克木,同時火又能制金,這裡面蘊含著陰陽五行的生克變化。這種複雜的關係暗示著修行過程中各種力量的相互作用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師承太無敵,系統跟我稱兄道弟

張嘴吃糖

王妃好傲嬌

CHO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