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享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章 女真董山,大明朝中興之主,天順帝,日享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過。

而今已一概不予追究,敕令下達,爾等即刻率領部屬、人口、牲畜返回境城居住放牧,

仍需與朝鮮永遠和睦相處,切勿心懷小怨,動輒侵犯滋擾。

朕已再次遣使敕諭李裪,令其依舊善待爾等。

若爾等不願返回境城,願與李滿住等同處,亦聽憑自便,但不得故意挑起事端,侵犯相鄰邊境,以免獲罪”。

實際上,明廷起初是應允董山、凡察等遷至遼東與李滿住同處一地的。

然而,因朝鮮從中作梗,致使明廷改了主意。

現今遷徙既已成為既定事實,明廷自然不會執意反對。

故而,明廷採取了兩手策略,一則安撫朝鮮;

二則任由建州左衛自行抉擇,回與不回皆可。

董山、凡察接獲明廷敕諭後,心中也算有了著落。

畢竟如今好不容易擺脫了朝鮮的桎梏,獲得了獨立自主,

自是不會再回其境。

然而,當董山率部抵達蘇子河畔之後,

所面臨的最大困境,不單單是糧食問題,更有一些部眾不斷從朝鮮出逃。

為解決溫飽之難,他們只得向彼時的遼東總兵曹義尋求援助。

曹義未敢擅自決斷,遂上奏朝廷。

朝廷為助其渡過難關,

命遼東總兵官曹義,將董山等部眾安置於三土河及婆豬江迤西冬古河兩界之間,與李滿住一同居住,

,!

董山部若糧食匱乏,可如實上報帶回的男女口數於總兵鎮守官,以獲糧食接濟,使董山等逃難的女真族得以安定。

如此,不僅再度彰顯了朝廷對建州左衛移居遼東的支援立場,而且還積極協助其解決生活難題。

由此使建州女真諸部,匯聚於一地,重新走向聯合,實力亦逐漸強大。

正統六年,即公元 1441 年,

春,正月,董山遣其部屬塔察兒等入京朝貢,乞請擢升。

明廷為安董山之心,遂應其所求,

同年升建州左衛指揮使董山為右都督僉事。

待董山等人於遼東站穩陣腳後,即開始向朝鮮復仇,

責令朝鮮將滯留於朝鮮的一百七十餘戶建州左衛的女真人遣歸遼東,否則將伺機劫掠朝鮮。

朝鮮國王李裪,得悉訊息後,不得不向明廷呈上奏章,闡明這 170 餘戶滯留的緣由。

在明廷的威壓之下,董山不敢貿然以武力索回這 170 戶建州女真。

待建州左衛在遼東安定下來之後,

內部的矛盾再度凸顯。

此時的董山已至 22 歲,且獲明廷擢升為右都督僉事,

其政治地位與叔父凡察等同,

“一衛二印”,由誰執掌建州左衛,這一問題再度公開化。

明廷為化解衛印之爭,責令遼東總兵官曹義出面斡旋,

然而二人各執一詞,爭執不休,遂一同前往開原,

雖經曹義“反覆曉諭朝廷律法制度,

凡察,交出了新印,卻意欲入朝申訴。

為妥善處理此問題,曹義援引永樂年間海西女真都指揮惱納、塔失叔侄爭印之舊例,

“欲設建州右衛以安凡察之心,消弭爭釁,以靖邊地”。

明廷納曹義之建言,不再收回新舊二印,

遂於正統七年,即公元 1442 年二月,分建州左衛,新設建州右衛,擢升都督僉事董山為都督同知掌左衛事,統領舊部;

擢升都督僉事凡察為都督同知掌右衛事,掌管新印。

“特譴敕諭爾處大小頭目人民,聽從所願分屬,自今宜嚴飭下,毋相侵害,以保爾祿位,延及子孫”。

由此形成了建州三衛。

由於建州右衛的設立,不僅緩解了建州女真內部的矛盾,

同時也與明廷建立了更加友好的關係,

使建州女真進入了和平發展時期。

每年都有大量的建州女真人入明京朝貢,並得到了豐厚的賞賜,農業生產也有了較快的發展,經濟狀況得到了較大的改善,

董山利用舊山城的基礎重新修築了佛阿拉城。

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土木之變”發生,明正統皇帝朱祁鎮被殺,紫荊關大捷後,瓦剌太師也先,實力大減。

為了恢復勢力,瓦刺也先不斷率兵抄掠遼東,對建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影視世界掠奪者

囧囧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