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的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一章 上學讀書5,本宮賢良淑德,兔子的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京城算上京郊京畿及豫州燕州冀州靠近京城的一圈兒,大約有二十多個大型書院,隱隱地分出三層。
名流豪門眼裡只有四大家,四大家還掐斷了秋榜最掐尖的那一層,外地院試鄉試考出來的拔尖兒苗子,進京趕考期間要附學也都附在四大家裡。
只有四大家看不上的,才輪到巫家書院等一層中流的書院往回撿。
相對的,中低層的百姓能夠到的書院,最拔尖的也就是巫家書院這類。
巫家書院不顯山露水,提起來大家都聽過,但不在第一選項之列。他家一代一代地考下來,如今也頗有幾十個子弟在朝中地方為官。
曾經官位最高的能追溯到巫爺爺那一代,和巫爺爺同時求學於巫太爺爺,如今已經致仕,官至六輔之一的大學士景相公。
當前官位最高的是章華殿大學士萬公,約等於太傅。將來廿五要去讀書,多半師父裡頭就有這位。
這位和巫山長是同窗。
巫家不缺底蘊,不上趕著求國公府,國公府在巫家跟前兒就硬不起來。
國公府自知那四家絕不可能派塾師來他們家單獨開個小書院,教他家總共加起來不超過二十個的孩子,還能順帶教教姑娘們。他們對巫家肯接下這個“燙手山芋”感恩戴德,在翻修西南角學堂書院時,盡其所能地修得精緻漂亮。
巫山長派來的塾師裡,代山長是客卿簡進甫,原號放鹿翁,現自己改了個號叫逐翁。
這個人比其他人圓滑,頗有才幹,巫山長覺得他才識好,巫太太取中他不一昧地偏激,巫明麗知道他後來補往外面,能辦一府的政務,頗有些手腕,便定下了此人。
巫山長又派了郎雲清等四個不同的塾師一同前往,他們又各帶了一個書童或學生,以及若干僕從,總計十八人,就圍著柳家這群有從文之志的娃兒轉。
巫山長算著數,總覺得派的人太多了——柳家給錢是多,可這不是給錢的問題,是浪費的問題。
平均算下來,巫家書院一個塾師對應差不多十個學生,柳家的孩子學習進度相似,十五比一都是常理。
巫明麗堅持要五個數兒:簡進是不穩定的,隨時可能起復,而且他算是半個山長,平時可能只批改學生的文章和卷子,頂多給拔尖兒的學生講講應試技巧。其他四個塾師才是真正的主力軍。
然而即便只算四個,巫山長還是覺得浪費人才,就算柳家的少爺公子們再難伺候,派三個差不多了,哪裡用得著這麼些個?還要算簡進的兒子和另一個進士先生的妻女呢!若不是巫序在江南還能收羅幾個老塾師,只怕巫家書院都要元氣大傷。
巫明麗笑她爹不知道那些大戶人家的道理:“爹爹,你真以為最後只會收上來二十個學生呀?”
巫山長把柳家的情況摸得清清楚楚,柳家要讀書的、六歲以上二十以下的男子一共就四個,算上遠一些的親近旁支,二十個都算多了,怎麼到了巫明麗這裡,就不止二十個了?
巫明麗找小鸞問過柳家在京城的人口數量,得知有五六支族人,約一百三十多人,巫明麗就估算:至少也會有五六十個孩子求上門,最後挑挑揀揀,還能剩下至少三四十個。
她的估算方法很簡單,一百三十多人口,未成丁的男子大約會有二十多個,這是柳家本家的數目,但是別忘了,還有親戚家的孩子。就比如皇后的母親家,也是京中不高不低的大戶人家。便看皇后的臉面,人家嫡支大宗的孩子送來了,國公府書院能不收?
巫明麗問父親:“曏者父親收親傳弟子時,除了族裡的孩子,是不是還收了外家的孩子?”
巫山長這方想起來:“倒忘了柳家還有三個至關重要的外家——啊,還有於歡那孩子,若要附學,看你妹妹的面子,收到東山來吧。”
東山就是巫家書院大本營。
巫明麗嘖一聲:“人家早先讀過書,讀不出來罷了,現在能管好他們自己家,夠了哇,何必要人人都蟾宮折桂來著。”
話是這麼說,巫明麗還是先問過於鸞的意見,小鸞也覺得哥哥不必再往科舉上發狠,多看點風土人情的志記反而更有用些,巫明麗這才沒認真和於歡、喜鵲商量。
巫明麗估算的人數,小鸞雖不理解,但安排桌椅屋舍時,都按巫明麗給的數兒約的。
巫明麗還找她要額外三個名額,小鸞也盡數答應。
最後柳家書院會住進五個正經先生,簡進和四個塾師,其中有兩個進士,三個舉人。還可以算上巫山長答應每月來講一次卷子文章,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