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1章 漂亮孃親的疼愛和崇拜,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九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原本歷史上,劉晏投身於平定所謂的永王李璘叛亂之中。

實際上,這場叛亂背後隱藏著唐肅宗為了實現全面武力奪權的政治陰謀。

劉晏憑藉著自己敏銳的洞察力和過人的智慧,成功地識破了其中的玄機,並積極為唐肅宗出謀劃策,立下赫赫戰功。

從而深得唐肅宗的賞識和器重,很快便得到晉升,出任戶部侍郎一職,開始掌管國家的度支、鑄錢以及鹽鐵等重要事務。

劉晏在史冊中最為人所稱道的事蹟,當屬他面對安史之亂後滿目瘡痍的社會現狀時,所表現出來的堅定決心和果敢行動。

當時的大唐王朝歷經戰火洗禮,民生凋零,社會動盪不安,經濟陷入了嚴重的困境。

劉晏深知要想重振朝綱,必須從根本上解決財政問題。

為此,他毅然決然地踏上了變法之路,致力於為這個窮困潦倒的王朝籌措資金,整頓財政秩序。

他先後推行了一系列具有開創性意義的財政改革措施,其中包括榷鹽法、漕運改革以及常平法等等。

這些舉措有的針對鹽業專賣制度進行了最佳化調整,大大提高了政府對鹽業的掌控力度和稅收收入。

有的則著眼於改善漕運體系,使得物資運輸更為高效便捷。

還有的旨在建立穩定的糧食儲備機制,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災荒之年。

透過這些行之有效的改革手段,唐朝中央政府的財政收入實現了大幅度增長,國力逐漸恢復。

劉晏也因此在官場中風生水起,仕途一帆風順,最終位極人臣,成為了一代名臣。

“這劉晏乃大才之士啊!”裴徽回憶著腦海中關於劉晏的種種史料記載,將對方收到麾下、為己所用的念頭越加強烈。

不過,當他仔細看了原本歷史上關於劉晏的記載之後,卻會發現他與李林甫、元載之輩在道德水準方面相差無幾。

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夠在仕途上一帆風順、官運亨通,不惜使出渾身解數,阿諛奉承、諂媚討好皇帝。

他們絞盡腦汁地尋找各種途徑和辦法,透過殘酷無情地剝削和壓迫那些生活困苦的窮苦百姓,以此給朝廷和皇帝籌集錢糧。

對於百姓們的生死存亡,他們則完全視而不見,絲毫沒有半點憐憫之心。

不過,裴徽深知許多原本才華出眾、滿懷報國之志的大臣最終墮落成奸臣,實在是因為當朝皇帝的昏庸無道、無能無德所導致的。

這些臣子們往往也是身不由己。

如果不選擇同流合汙,恐怕就連頭上那頂象徵著權力與地位的烏紗帽都難以保住。

試想一下,如果李林甫、元載以及劉晏等人能夠有幸為唐太宗李世民效命。

那麼憑藉他們各自的才能和智慧,很有可能會成為名垂青史的一代賢相名臣。

而絕非如今人們口中唾棄的奸相姦臣。

就在裴徽沉浸於對劉晏過往史料記載資訊的回憶之時,突然間,他從劉晏的史料中發現了名字叫第五琦的人。

毫無疑問,劉晏必然是要被他重用的,甚至應該像元載那樣,將其發展成為自己的心腹和得力助手。

可是,令裴徽感到驚喜的是,經過一番深入瞭解之後,他竟然發覺第五琦比起劉晏來說,顯得更加才華橫溢且能力超群。

裴徽一向行事雷厲風行,從不拖泥帶水。

就立刻毫不猶豫地喚來了隨行的不良人,吩咐道:“你現在就去給葵娘傳令,讓她即刻下令給情報司,全力尋找一個名叫第五琦的人!”

這樣獨特的名字實屬罕見,裴徽相信想要找到此人想必不會太難。

在安史之亂中後期,第五琦可是個赫赫有名的人物。

正是他一手創立了榷鹽法,這一法令使得朝廷得以徹底壟斷民間的鹽鐵生意。

這一舉措無疑是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了沿海地區百姓們的飯碗之上。

無數靠此為生的百姓瞬間失去了生活來源,被迫陷入貧困與絕望的深淵。

許多人因此破產,無奈之下只能淪為朝廷的廉價勞動力,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

自魏晉以來,長達五百餘年的時間裡,私營鹽業一直都是合法存在的。

然而,隨著第五琦所推行的這項政策出臺,這一傳統就此被畫上了句號。

此後,食鹽的經營權完全落入了朝廷的掌控之中。

不僅如此,第五琦還能言善辯,憑藉其三寸不爛之舌成功地說服了各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問道在諸天

北玄墨蕭

無限之血火榮耀

七隻小鷹

天下

夢醒心傷

情滿四合院之無悔青春

橡皮泥戰士

被退婚後:我詩仙的身份曝光了

兩儀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