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漂亮孃親的疼愛和崇拜
九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1章 漂亮孃親的疼愛和崇拜,安史之亂:我為大唐改命,九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勢力。
他以物價上漲作為藉口,對食鹽的價格進行了重新核算。
令人瞠目結舌的是,經過這番調整之後,鹽價竟然比原先飆升了整整十倍之多!
這看似不起眼的食鹽官營政策,僅僅實施了短短一年的時間,卻如同一隻貪婪無比的貔貅一般,源源不斷地為朝廷帶來了豐厚的財富。
對於當時那個四處征戰、財政狀況岌岌可危的大唐朝廷來說,簡直就是久旱逢甘霖,可謂是一場及時雨啊!
而最令裴徽對第五琦刮目相看的原因,是他在貨幣領域的一番神來之筆。
第五琦奏請朝廷鑄行“乾元重寶”大錢。
“乾元重寶”錢法定直徑 1 寸,每千枚重 10 斤。
1 枚“乾元重寶”錢法定可兌換 10 枚流通中的“開元通寶”錢。
而“開元通寶”錢法定直徑 8 分,每千枚重 6 斤 4 兩,相較之下,顯得微不足道。
在直徑和重量這兩個維度上,“乾元重寶”錢猶如龐然大物,比“開元通寶”錢都要大上幾分。
然而,1 枚“乾元重寶”錢卻能法定兌換 10 枚“開元通寶”錢。
按含銅量來算,朝廷僅用 10 斤銅,就能從民間換回 64 斤銅。
如此一來,反覆地進行貨幣兌換與重新鑄造。
推行“乾元重寶”錢這件事猶如一道開啟財富寶庫的神奇之門,徑直為朝廷鋪展而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已然成為朝廷公然從民間大肆搜刮錢財的獨門秘籍。
成功且切實地化解了當下朝廷囊中羞澀、資金匱乏的緊迫難題。
正因如此,朝廷得以擁有充裕的資金去招募士兵、購置馬匹等軍備物資。
從而在經濟層面構建起對叛軍如泰山壓卵般絕對碾壓的優勢地位,並從根本上保證了朝廷最終能夠在這場平叛之戰中大獲全勝。
對於唐朝而言,在歷經安史之亂那一場浩劫之後,仍能苟延殘喘、勉強維持生存,此舉措無疑發揮了立竿見影的關鍵效用。
顯而易見,這位名叫第五琦的人物同劉晏一般無二,決然算不上是清正廉明之官。
“無論如何,這個第五琦和劉晏必須要為我所掌控並加以利用!”裴徽於內心深處暗自下定決心。
緊接著,他再次全神貫注地審視起其餘七十三位才子呈遞上來的拜帖。
經過一番仔細檢視,裴徽驚異地察覺到,這些膽敢主動向他自我舉薦之人,皆具備一定程度的才華和能力。
他們當中有的早已聲名遠揚、頗具才名。
有的則已透過科舉考試獲得進士的功名。
再仔細端詳拜帖內容中的書法和措辭,便可發現這些人的學問著實淵博,每一筆每一劃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字裡行間所運用的詞彙更是精妙絕倫,足以彰顯出他們的博學多才。
毫無疑問,這些人至少都是學富五車的學霸,知識儲備之豐富令人歎為觀止。
“這些人孩兒全要了。”裴徽目光堅定地看著楊玉瑤,毫不猶豫地做出了決定。
他深知這些人才的潛力巨大,只要經過適當的引導和培養,將來必定能成為自己的得力助手。
“一些人雖沒有做實事的經驗,但悉心培養調教歷練之後,應該都能夠成為棟樑之才。”裴徽接著分析道,眼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
他相信,憑藉自己的能力和經驗,一定能夠將這些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打磨成國之重器。
楊玉瑤聽後,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她對寶貝兒子的眼光和判斷力充滿信心。
“我兒才是天下第一大才。”楊玉瑤滿含愛意地看著裴徽,說話時的神態語氣簡直喜愛到了極點。
她情不自禁地將裴徽緊緊抱在懷中,輕柔地捏著他那粉嫩的臉蛋,寵溺之情溢於言表。
過了一會兒,楊玉瑤鬆開手,整理了一下裴徽的衣衫,然後微笑著對裴徽說:“為娘這就派人通知他們,讓他們今天下午便過來。”
“徽兒要不要見一下他們?”
裴徽點了點頭,回答道:“孩兒雖然日理萬機,但還是要見一下他們,而且還要逐一相談面試。”
“只有與他們深入交流,有個清晰的瞭解之後,才能更好地判斷他們各自的專長和性格特點。”
“從而將他們放在最合適的位置上,發揮最大的作用。”
……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