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祈十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二章 我給她面子,傾覆之塔,不祈十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既然託瓦圖斯入場了,那麼羅素的計劃就要改變了。
之前他不想讓翠雀聯絡託基法特,是因為天送就是被託基法特那邊丟出來的背鍋的棋子,一旦觸及到天送、就會引起託基法特的警惕。
這也就是“英雄”要被消耗掉的時刻。
假如羅素不加以干涉的話,大約再過上幾天、他就能聽到天送因為“私德敗壞”而被人曝光出他以前的黑料,然後幾個熱搜打下來、他就變得臭名遠揚。
等到輿論釀造出了烈酒……在群情激奮之下,託基法特就可以順理成章的跟天恩日報說自己要放棄“天送”。
天送背後的董事一旦選擇放棄了他,那麼媒體就可以出手了。眨眼之間天送就會變得人人喊打,沒有人會再將他視為英雄,之前天送靠著英雄之名行的方便事、全部都會成為清算時的鐵罪。
他甚至全然不必為自己辯護。
在昔日那些被媒體所記錄的鐵證之下,天送不需要做任何辯解、也無需經過任何審判,就可以直接被放逐到陸地上。
——因為這叫“眾望所歸”。就算巨龍也不會加以駁斥。
“英雄”這個職稱便是做這個用的。
從天空時代開始,精靈們一直在努力做的一件事,就是將“英雄”這個詞汙名化、商業化。當人們想到“英雄”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名與利、是偶像與翻車,那麼人群之中就很難再有人持有那種號召力了。
一旦某人的影響力到了一定程度,就一定會有人跳出來反對——怎麼,你想要成為“英雄”?
到了那時,人們自然會做恍然大悟狀,四散逃離。
而與此同時,精靈們會透過英雄去做那些他們想要做、卻不敢做的事。
因為在明面上,英雄和這些董事是根本沒有什麼關係的。
假如層級稍微高一些的話,才能清楚的知道這些英雄的背後分別都是誰。
正因為其中有輿論作用這一個步驟在內、而在得到結果都是在輿論發酵之後,於是人們就自顧自的以為這些英雄的成名與廢棄都有自己的一份力量參與其中,最終自然會有一種掌握了莫大權力的滿足感。
——但其實無論是英雄的成名還是廢棄,和這些輿論都沒有什麼關係。
他們成名,是因為董事要依靠他們的力量來做什麼事、或者來背什麼鍋。
英雄的待遇如此之好、甚至好到過頭了,就是為了讓人們妒忌的。
每個人都是有缺點的,完美無暇的聖人是不存在的。
只是透過選擇性的曝光,讓這些“英雄”做的好事和壞事分別曝光出來——如果只報道好的,那他就成了偶像;如果只報道壞的,他就成了罪人。
這從來都不是輿論決定的結果,更不是民眾的力量。
這是屬於媒體的權力。而這權柄更是被握持於總公司的董事會之中。
原本託基法特那個假董事,他和天送的立場都是模糊的。
說是敵人吧,羅素又不可能真的殺了他;說是盟友吧,他們甚至都互相不知道對方的存在。
——自從幹掉了卡瑪爾瑟,羅素現在面對董事會最高層捅出來的簍子時、第一反應已經變成了“能不能找個機會讓壞日殺了他”。每次發現這個人不能殺或者不好殺的時候,就會忍不住嘆息一聲。
羅素和託基法特之間沒有任何的情誼可言,雙方如果知道對方的存在、都會恨不得把對面幹掉,卻又是忌憚著什麼而不敢出手;他們之間也有著相似的立場,會被同一件事毀滅,因此在大方向上甚至還必須互相掩護;但假如真的有機會能殺了對方而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他們都會毫不猶豫的下手;在此之前,他們都希望隱藏自己的存在和缺點,而將對方暴露出來、儘可能的削弱對方的實力……
這種感覺,大致算不上是“宿敵”這種充滿少年風格的稱呼。
倒是可以用冠之以更具銅臭味的稱呼……比如說“友商”。
如今託瓦圖斯這個想要掀桌子的人入場了,就是必須和友商開個碰頭會的時候了。
不然的話,如果不夠團結、真被託瓦圖斯這個樂子人把桌子掀了,到時候大家一起吃癟……打的反而會更激烈。
於是羅素就讓翠雀再度撥通了託基法特的電話。
但與她最開始想的不一樣。
羅素並沒有讓翠雀透過託基法特來聯絡“天送”。
他直接約了託基法特董事見面。
想要約見一位總公司的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