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萬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3章 來的真巧!,這個大宋,女妖好多啊,一眼萬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話說靖康元年金國兵分兩路攻宋,最遠的甚至於已經打下了陝州,幾乎要威逼西京洛陽了。

只不過有著東京城開封府那麼一條肥魚,所以沒有進行細緻的梳理,倒是將京西南路、利州路、永興軍路交接這一片弄的一地稀碎。

也就沒進川蜀。

官僚體系徹底癱瘓,義軍蜂蛹而起,但凡是有點本事的都能扯個旗子。聰明點的還知道打個勤王的名號,蠢貨就直接自稱大王了。

當然,哪怕是打著勤王名號的,也不去東京抗金,卻只知道在本地州府之間作威作福,也不知道勤的哪門子王。

而對於官員們來說,有點兒本事和能耐的,好歹能聚攏府兵護住州城,最起碼維持著最基本的官府體系運轉。

沒本事的直接就跑了,甚至於平日裡威福自享失了人心的,被義軍衝入州府直接給砍了,跑都來不及跑。

御營大軍既然來了,自然要對這一片進行梳理。各個義軍集團該殺的殺,該收拾的收拾。

不過坦白說,京西這一片的義軍跟河東或者河北的義軍沒法比的,因為總體上來說官府還是有著一定的能力。

畢竟金人沒來得及對這裡進行更深入的破壞,秩序還在運轉。

所以這裡基本上沒有那種可以一下子聚攏幾萬人的大型義軍集團。最多隻有幾千人的那種,有的甚至於只帶著一千多人便四處流竄。

說是義軍,大部分其實都只是盜匪。而且稱不上巨盜,只能說是中小型的山賊勢力。

御營對於這些山賊類的義軍處置的也很簡單,輕易擊潰了這些連鐵甲都沒幾副的義軍之後,先來一波清理,把那些首領之類的先給砍了。

然後篩選其中有戰鬥力的或者修行者進入軍中,歸各位統制官管轄,也算是填充御營左軍的實力。

然後那些明顯被養野了的傢伙作為輔兵和民夫。御營左軍西行的時候根本就沒帶什麼輔兵和民夫,就是要準備收攏這夥子人的。

畢竟安營紮寨、燒火做飯、打造軍械、修車補甲之類的活計總要有人做才成。

而那些只是老老實實抱團、只想在亂世尋個活路的百姓,便在各州府就近安置。以仿軍屯的形式分配土地,準備春耕,安家落戶。

東京中樞已經整理了一整套的流程,而這些人拾掇起來也很簡單。

不過在處置盤踞在陝州邊緣的這些義軍首領的時候,倒是有一些軍中的將領似乎跟這些義軍首領有舊,所以前來求情,希望能讓他們從軍,來將功補過。

這年頭大家都是滿世界亂跑,從京東來的御營軍中將領跟京西這邊的義軍首領認識,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

畢竟像王德苗傅他們原本有不少也是去支援過太原的,被打崩了之後聚攏殘兵再去應天府追隨康王,真就是走遍了大半個大宋。

當然,大宋自太祖皇帝開始就實行的更戎制也是一個原因。

為了防止軍頭坐大,軍士和軍官在一個地方駐守時間不能太長,三五年就得換個地方,還得換將領,免得衍生出盤根錯節的勢力。

這就扯遠了。

話說回來,軍中將領跟義軍首領有舊,這不是什麼壞事,最起碼收攏的時候能更利索一點。能少殺人還是少殺人的好。

金兵兩次攻宋,又有群妖作亂,死的人已經夠多了。

但是攝政王不會只聽一面之詞,在聽到軍中將領們敘說某些人是如何的豪氣如何的勇武之外,也會聽從當地明教教眾,乃至於直接問詢當地百姓那些義軍首領的德性。

明教教眾遍佈天下,哪裡亂,哪裡就有明教教眾。從這方面來說,這一教派是真的生命力頑強。

結果問了之後,趙恆頓時暴怒!

這些義軍首領是真的不幹人事,有不少人在京西之地真的是作惡多端,乃至於有人喜歡活剝人皮、虐殺姬妾!

什麼英雄豪傑?英雄豪傑是靠著虐殺百姓和女人這種事兒彰顯自己的勇武的嗎?

還以為是五代十國那會兒呢?武夫亂世,無法無天,什麼沒底線的事情都能幹得出來,甚至於有人腆著臉去稱讚!

大宋文華百年,世道再亂也不允許有這種人的生存之地!

……

三十二個義軍頭領,有一半是宗師,也算是收割了一波寶箱。

處置完了這些事情之後,大軍拔營,正式向著陝州腹地而去。

陝州城裡有金兵駐守,而且勢力還不弱。足足有五千人,半個萬戶的精銳在這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徐娘的煩惱

張會計呵呵

御靈未亡人

蘇不忘

天禪佛道

蓉城阿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