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頭上的貓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6章 崇文悟道!(41k哈!),眉山蘇氏,蘇允最賢,牆頭上的貓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熹的理學理論提供的基礎。
朱熹以「理」為中心,展現了「理」與儒家經典中的範疇體系的聯絡,並以此界定了這個範疇體系中的重要範疇,如天丶人丶性丶道丶心等。
從而實現了「天人合一」丶「心理合一」丶「心性合一」。
朱熹指出:「自古聖賢相傳,只是理會一個心,心只是一個性,性只是有個仁義禮智。」
此三種合一說,才為朱熹貫通「四書」,奠定了十分重要的理論基礎!
這是理論上的創新,才有可能真正實現融會貫通。
但蘇允對於採取程朱理學是心有顧慮的。
不僅僅是因為蘇軾蘇轍的蜀學的影響,跟這關係不太大。
另外,蘇允並不敵視程朱理學,程朱理學自有他的先進性。
明清的僵化是統治者的緣故,與學說本身沒有太大的干係。
蘇允考慮的是什麼,是學說與社會當今思想潮流的適應性。
當今的現實狀況是什麼,是唐儒重新啟用儒學至今,已經過去數百年,儒學與北宋這個國家一樣,漸漸已經陷入僵化之中,學術氣氛沉悶的時代。
所以,現在需要的不是理學的保守,而是需要一個更有活力理論來啟用。朱熹的理學之所以在南宋被捧為官學,一統江湖,是因為南宋遷至臨安後,經過發展,經濟快速發展,從上到下被眼前的繁華所惑,陷入窮奢極欲之中。
而朱熹提出的「存天理,滅人慾」理論,對於統治者來說是急需的。
因為一旦從上到下,從官員到百姓,所有人都沉迷於繁華的時候,那離滅國就不遠了。
這才是程朱理學成為官學的真正原因。
蘇允之所以不排斥朱熹的理學,是因為朱熹提倡的「滅人慾」不是否定人的所有慾望,而是對人過度之慾,類似貪婪等慾望,進行否定。
朱熹認為「天理」屬於至善的,而「天理」在人身上的體現,就是「性」。
也就是說,朱熹認為,人性屬於至善的存在。
而人有惡的一面,朱熹則將人惡的一面歸咎於人身上的「情」,但是朱熹並沒有否定人所有的情,認為只有與至善的「性」不一致的「情」才是惡的。
所以,程朱理學並不是沒有先進性,而是因為統治者因為自身需要,將其作為官學,且以之為唯一,最終變得僵化。
但蘇允不想以程朱理學為四書集註的理論基礎,是因為與當今社會的現實不符合。
當今之世,儒學僵化到了極致,北宋文人有所察覺,因此才有宋初三先生丶已經有所雛形的蜀學丶洛學丶關學等等出現,就是為了改變這種局面,重新更新儒學。
所以,這會兒想要讓四書章句集註一出世便迅速風行,採用程朱理學並非良策。
不如……
蘇允嘿嘿一笑。
此時宋朝的學術風氣跟明朝初期有些類似,都是繼承前朝儒學發展至今,已經是漸漸活力不再,諸多大儒紛紛在尋找新的出路,所以,這個時候……陽明兄,該你出手了!
陽明心學,若是在這個時代出現,定然會震撼整個大宋朝!
這一點是早就驗證過的。
陽明心學在明朝一經問世,就引起了轟動。
學子們紛紛追隨,風氣大開。
儘管王陽明逝世後,他的學說一度受到排斥和攻擊,但由於學者的不懈努力,心學仍然輝煌一時。
在《明儒學案》中列舉的七個學案中,包括浙中丶江右丶南中丶楚中丶北方丶閩粵丶泰州等地的學者都深受其影響。
甚至朝中大臣如徐階丶張居正丶趙貞吉等都是他的信徒。
陽明心學不僅在國內產生了深遠影響,還傳播到了國外。
明末,陽明心學被傳至日本,伊藤博文和東鄉平八郎等人都成為了陽明心學的忠實信徒。
進入清朝後,林則徐丶魏源丶曾國藩丶康有為丶梁啟超丶孫中山丶章太炎丶胡適之等人都從中汲取了人性解放丶自尊無畏的思想,建立了不朽的事業。
陽明心學之所以能夠在歷史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信徒眾多,主要是因為其理論的簡易直接和明白四達。
王陽明的心學淺顯易懂,容易理解,普通老百姓一聽就能明白,這可是傳播的大殺器!
蘇允是個實用主義的人,既不信奉理學,亦不遵行心學,他信奉的是毛學,嗯,教員的思想才是從古至今丶從東到西的集大成者,最偉大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