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向日葵3
蕭小嘯哈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4章 向日葵3,直播之從香菇開始的科普,蕭小嘯哈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明神宗就“好用鮮西瓜種微加鹽焙用之”。
到了清朝初年,瓜子的街頭地位已經堪比今天的奶茶,孔尚任寫的的《節序同風錄》裡面就有一段。
炒西瓜子裝衣袖,隨路取嚼曰嗑牙兒。
還有19世紀中葉來華夏傳教的法國傳教士古伯察,甚至在《中華帝國紀行》中寫到。
你就是到了最荒涼的地區,也不用擔心買不到西瓜子。
這些都無不說明瓜子在當時的風靡地位,已經是從市井到朝堂,統一了嗑瓜子的行為。”
戈奇說著又在向日葵旁蹲了下去,讓康強將自己和向日葵的花盤出現在一起。
“但是隨著向日葵的入華旅途,中國人嗑了幾百年的西瓜籽,在民國時期遭遇了強大的競爭對手。
那就是葵花籽。
明朝時候,隨著地理大發現的推進和西方商團來華夏交易物資,向日葵開始作為售賣的觀賞植物登上了中國大陸。
不過到了晚清,葵花籽的食用價值仍未被國人發掘,只是偶爾有“子生花中……可炒食”的記錄。
這時間一直到民國初年,在《呼蘭縣誌》一書中才第一次出現了“葵花,子可食,有論畝種之者”的話。
在新中國成立後,食用向日葵和油用向日葵在中國北方開始全面開花。
所以現在說起瓜子二字,大部分人腦海中浮現出的形象,恐怕都是那瘦瘦長長、黑白條紋的葵花籽,而不是扁平黝黑的西瓜籽了。”
[都覺得你到哪:哇哦,也就是說在民國時候葵花籽就開始代替了大板瓜子的地位了。]
[小激動你到哪:難怪我看那麼多的民國電視劇,裡面去電影院裡面就有賣瓜子賣花生的小貨推銷員(笑哭)]
[等會的吧:不對吧,我記得西瓜不是我國的西瓜之母選育配種的,經過多年才研究成了我們現在吃的西瓜,這以前西瓜不一樣,能嗑什麼?]
[頓時:你傻啊,除了西瓜子還有其他的瓜子可以吃啊,而且現代培育的好像是把籽給變小,所以才有無籽西瓜的出現(擦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