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小嘯哈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0章 華中設施,直播之從香菇開始的科普,蕭小嘯哈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世界名校眾多,而且它們還在全球範圍內享有極高的聲譽。

它們不僅在學術研究上有著卓越的成就,也在培養人才、推動社會進步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而那些名校當中的排行也有區別,但是相同的便是它們都擁有著可以侃侃而談的一段歷史。

“……在1985年,正式更名為華中農業大學。

此後,華中學校抓住了事業發展機遇,遵循高等教育規律,緊密結合學校實際,對學科設定和專業佈局進行重大調整。

隨後經過了20多年的艱苦奮鬥,校內的學科專業覆蓋了農學、理學、工學、文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等門類,在多個學科領域形成了特色和優勢……”

康強對著直播間慢慢將自己這幾年瞭解到的學校說了出來。

此後幾天開學課餘時間也是在校內不斷直播,給眾人見識了一番華中風貌。

當然,身邊也是跟了一條小尾巴。

那便是叫康強直播的戈奇。

這傢伙自己也直播,只不過是打遊戲,觀看人數至今也不過百,所以直接湊在康強身邊想推銷一下自己的直播間。

對此康強也沒什麼意見,他對這些也是挺佛系的。

而且能看他直播間的,又有幾個對遊戲上癮呢?

所以幾天下來,戈奇一無所獲。

不過直播間的觀眾倒是將華中內的設施瞭解了個大概。

其中有康強說的,也有戈奇補充的。

“……

華中農業大學新圖書館於2006年建成,資料顯示館舍面積達平方米。

從外表來看,圖書館整體建築優美、協調,本身採用開放式閱覽。

而除了文獻資訊服務之外,圖書館還設計有報告廳、研究室、影印室、休閒區等延伸服務區域,實現了對學生的多功能服務。

並且圖書館機構設定部一室,就是文獻資源建設部、文獻借閱部、數字化部和辦公室。

而且圖書館還根據學校教學科研的發展和需要進行文獻資源建設,建立了特色館藏,截至2015年9月, 收藏紙質圖書183餘萬冊,紙質期刊2千餘種,電子圖書103萬冊,資料庫104個,電子期刊12萬餘種。

而其中的文獻資源涵蓋了農、生、理、工、文、法、經、管等學科,形成以農業與生命科學文獻為特色,傳統資源與電子資源互為補充,多學科文獻協調發展的多元化文獻資訊保障體系。”

康強站在圖書館前的臺階上對著戈奇舉著的手機說道。

……

“華中農業大學校史陳列館於2006年5月建成,位於華中農業大學圖書館新館一層,總體建築面積有560多平方米。

而且在校史館的左右門柱上還懸掛著鄂省農務學堂創始人張之洞為學堂題寫的楹聯:凡民俊秀皆入學,天下大利必歸農。

現在我們再進入大廳,映入我們眼簾的就是紅砂岩製作的大型屏風牆。

大家看那邊的牆面上還有八個大字:勤讀力耕,立己達人。

這也是我校的校訓,有想法考華中的可以提前背了哈。

而這裡面的陳列內容可以分為“百年薪火”和“世紀華章”兩大部分,透過其中的大量圖片和實物分別展現了我校的辦學歷史和現狀。

據說這些圖片和實物,多數都是第一次與我校師生見面。

而且華中校史館還在設計上借鑑、吸收了國內外博物館的設計理念,像經典、穩沉、內斂等核心,力求與我校的社會形象、校園精神和文化品位相吻合。

而且整個館內建築結構的裝飾風格都是簡約莊重的,所以也被外界稱為永不過時的色彩。”

“其實就是以黑色和灰色為基調,然後大量採用泰柚木飾板、黑色花崗岩、黑金砂大理石為裝飾材料,照明上採用工業射燈和日光型節能燈為主要光源,營造出自然典雅的氣氛。”

戈奇在一旁咧了咧嘴說道。

康強瞪了戈奇一眼,這小子哪天被輔導員叫過來進行思想工作他都可以理解。

哪裡有拆自己學校的臺的。

“華中藝術館的前據說是學生大食堂,最早建於上世紀50年代後期,整體採用那時候流行的蘇式風格,也是華中學校搬遷到獅子山校址後最早的建築之一。

因為大食堂曾是學校唯一的學生食堂,也是學校最重要的文化活動場所之一,所以據說那時候的迎新晚會、大型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遇見文祥瑞

葡萄圓圓

五條老師拒絕BE

與子歸

秘密寵婚:落魄新娘寵翻天

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