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章,神機妙算(甜寵),墨殊,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者有話要說:可憐的小十四,他還不知道某個不要臉的國師還會作弊——他明面上是沒有看你妹妹啊,可是他會法術的!!!一言不合就抽神思的那種!!!
被國師大人分出去的一縷神思:我不要面子的啊?你們坐那麼近用餘光看好不好?別人家的神思都是一日千里的嗚嗚嗚,以後再也沒有辦法在神思界立足了!!!
第22章
春風得意馬蹄急。
顧尋川對讀書沒有什麼興趣,不過他在張家家學的表現卻堪稱是可圈可點。
張家大老爺很快發現,這個顧家小子雖然愛呆在自家小閨女身邊,不過他這個當爹的也需要承認,大多時候,是自家小寶貝兒在打攪人家。
比如在孩子們休息的時候,顧尋川總會自己一個人沉默的讀書,好幾次張家大老爺都看見,是自家小閨女伸出小胖手揪了揪人家的衣角,人家這才將目光從書上挪開,轉而看向他們家小閨女的。
所以,其實這小子一開始只是因為妙妙熱情邀請,而他不好拒絕,因此才坐到妙妙身邊的?張家大老爺狐疑的又一次看了一眼這件書堂的角落,只看見顧家那小子正在安靜的讀書,偶爾提筆在紙上寫一些什麼,而自家小閨女正在研墨,她手邊也是一摞寫滿了正楷大字的宣紙。
怎麼看,這都是一副兩個孩子在認真讀書學習的樣子,張家大老爺收回了目光,在心中檢討了一下自己胡亂緊張。是了,那不過只是兩個不滿十歲的孩子,縱然再是親暱,也應該只是單純的玩伴而已。
心裡減少了對顧尋川的“偏見”,張家大老爺很快就發現,其實他這位老友的幼子,實在是個很好學很勤勉的好孩子。
他啟蒙的時間比尋常的孩子晚了一些,不過平心而論,其實顧家尋川的學習進度與同齡的孩子相比並沒有落下許多。尋常人家的孩子啟蒙,無外乎就是用《三字經》、《百家姓》之類的簡單書籍識字,而隨著幾日的接觸,大老爺很快發現,顧尋川雖然並沒有學習過那些詩書,不過他識字的程度已經堪比一個成年人了。
只是顧尋川偶爾會寫幾個“錯字”。最初大老爺只當他還年幼,難免有所謬誤。可是漸漸的,大老爺便發現,那並非是孩童的謬誤,而是顧尋川寫的幾個字猶有古風——它們的寫法全然正確,只是使用它們的年代一直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
由此大老爺大概猜測,這孩子在算天塔內未必是沒有人教,只是教導他的那人與世隔絕日久,教導他的方式也和如今又許多不同罷。
並沒有從顧家的這個“在算天塔內長到六歲”的孩子口中窺探算天塔的具體情況,大老爺只是根據顧尋川如今的水平,在他的課業方面提升了些許難度。
這種課業難度的提升是循序漸進的,初時還沒有人發現,直到一直在外祖家準備科考的顧雲城偶爾歸家,看見幼弟竟然和他在寫同一篇題目的策論,而且寫的正經不錯的時候,顧雲城簡直嚇得要蹦起來。
只是顧雲城在李老爺子身邊長大,行事已然有幾分沉穩。所以他沒有蹦起來,而是將自家年幼的弟弟舉起來轉了好幾圈。
第一次被人舉高高的顧尋川懵了一瞬,繼而沒有說話,只是一臉忍耐的看向了親自端著水果點心正邁步進來的顧夫人。
小兒子臉上求救的意味太明顯,顧夫人忍不住笑出了聲來。這有些突兀的笑聲讓顧雲城的動作一僵,有些僵硬的頓了頓,顧雲城就這樣舉著顧尋川,卻又手足無措的看著他娘,十七八歲的少年兒郎尷尬得不知道該如何動作的模樣,看起來當真有幾分可憐。
顧夫人將手中的托盤遞給侍女,轉而用手帕掩住了自己上揚的嘴角,輕咳了一聲,顧夫人嗔了大兒子一眼,終歸還是笑出了出來:“還不把你弟弟放下?都快科舉的人了,怎麼也沒有個穩當勁兒?”
顧雲城偷偷看了一眼被他舉在半空中,一臉生無可戀的幼弟,又看了一眼明顯是在看熱鬧的他娘,顧雲城討好的衝著顧尋川扯出了一個僵硬而又討好的笑意,接著趕忙將人放到了地上。
撓了撓頭,顧雲城眼光遊離,好歹是看見了方才顧尋川在寫的那篇策論,顧雲城終於抓住了重點,對他娘興奮的道:“娘,小川一定是個天才!他……他現在跟我寫同一篇策論呢!”
“雖然為娘不要求你才高八斗,誥命什麼的你爹也給為娘掙了,可是你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夥子,跟自己六歲的弟弟學習進度一樣,你也好意思?”顧夫人翻了個白眼,伸手揪住顧雲城的耳朵,一把將人按進了一旁的椅子裡。
顧雲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