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都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8章 梁王府王爺談政 高戩宅隔牆有耳,做則天女皇的男寵,霧都山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梁王府的深宅大院內,李裹兒的脾氣如同夏日的雷陣雨,來得快,去得也快,但足以讓整個府邸的氣氛緊張。孩子在搖籃中牙牙學語,卻被母親的怒氣嚇得哭哭啼啼。武崇訓站在一邊,臉上掛著無奈的笑容,他不敢有絲毫的生氣,只能輕聲細語地哄著李裹兒,試圖用溫柔的話語平息她的怒火。
“裹兒,別生氣了,看把孩子都嚇哭了。”武崇訓的聲音柔和,帶著一絲懇求。
李裹兒瞪了他一眼,但怒氣似乎稍微平息了一些:“你懂什麼?這孩子這麼小就不聽我的話,長大了還得了?”
武崇訓只能繼續哄著,心裡卻在默默嘆息。
與此同時,在梁王府的書房內,武三思與武懿宗正圍坐在一張雕花木桌旁,兩人的眉頭緊鎖,正在低聲討論著朝中的局勢,特別是關於李春暉的事情。
“李春暉的能力,確實超出張易之、張昌宗太多。”武三思沉聲說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讚賞,“他能文能武,是個難得的人才。”
武懿宗點了點頭,表示同意:“我派出的眼線從安西都護府回來說,他親眼目睹李春暉一人大戰西突厥可汗,竟然沒有拔劍,就讓可汗連砍三刀不中,最後可汗下馬認輸。這樣的武藝,朝中無人能及。”
“而且,”武三思接著說,“李春暉不愛爭功,有些低調。他對我們也好像很友善,沒有什麼壞心眼。”
武懿宗微微一笑:“是啊,不像張家兄弟那般刻薄陰險。”
兩人的談話被外面傳來的一陣哭鬧聲打斷,武懿宗皺了皺眉:“崇訓與李裹兒還好吧,他們的聲音好大啊。”
武三思嘆了口氣:“裹兒脾氣暴躁,崇訓受委屈,但一直在忍耐,沒有什麼異常。”
“太子那邊能不能維持,崇訓的作用很大。”武懿宗提醒道。
武三思點了點頭:“最近我叫高延福也常去相王那邊,臨淄郡王李隆基好像特別喜歡高延福的那個養子高力士。”
武懿宗眉毛一挑:“哦?那得看看能不能安插高力士在李隆基身邊。”
武三思說:“我也在這麼想,看機會吧。突然安排一個太監過去很突兀。”
“是的。”武懿宗同意道,“我們需要謹慎行事。”
兩人的對話在書房內迴盪,而外面的世界,依舊沉浸在梁王府的喧囂與不安之中。
在太平公主府的倚夢苑中,夜色朦朧,花香襲人。太平公主坐在精美的繡墩上,手中把玩著一枚晶瑩的玉佩,她的眉宇間透露出幾分深思。
“李春暉這次戰功卓著,母后封他為趙國公,爵位其實在張易之、張昌宗之上,可見母后對李春暉也是刮目相看,更為看中啊。”太平公主的聲音中帶著一絲複雜的情緒。
武攸暨坐在她身旁,不時咳嗽著,病態的臉上露出一抹苦笑:“公主說得沒錯,封趙國公,爵位和狄國公幾近相等了,這個榮譽懂的人自然懂。”
太平公主輕輕嘆了口氣:“不知張家兄弟是作如何感想。”
武攸暨搖了搖頭:“張家兄弟只會談談唱唱,拉幫結派,說別人壞話,加上一副光鮮的皮囊,其實,陛下身邊是不缺這種人的,所以他們不會長久。”
“張家兄弟是我推薦給母后的,他們受寵後就不理我,做人這方面就已經說明他們的人品不行。不像李春暉,時有問候我們。”太平公主的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滿。
武攸暨點了點頭:“沒想到李春暉還有很強的武功,敢戰西突厥可汗,真想不到他文靜的樣子是怎麼接可汗的大刀的。”
“我年輕時見過阿史那俀子,他那把狼頭大刀估計有一百斤,不是一般人能拿的。”武攸暨回憶道。
太平公主驚訝地說道:“這麼沉啊,李春暉真是厲害,在我府中,深藏不露,我沒想到他會武功。”
武攸暨沉吟了片刻:“我也沒看出來,不過,這不是問題了,問題不是李春暉會不會武功的問題,而是他具有軍事才能,帶兵打仗的謀略令人驚訝。”
太平公主好奇地問:“這個我也不懂了,你說李春暉跟河內郡王比,軍事上誰強?”
武攸暨思索了一下:“河內郡王一直掌管兵權,但一直沒有大的戰功啊,能拿得出手的也只是鎮壓徐敬業反叛,但那也不是他去戰。對外族戰爭,河內郡王沒有勝績。”
“那跟唐休璟這樣的武將比呢?”太平公主追問。
武攸暨緩緩說道:“唐休璟也能文能武,但跟李春暉比,不在同一個層級。當初安西四鎮告急,田揚名先是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