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都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章 寧州狄仁傑砸碑 奏章施仁德安民,做則天女皇的男寵,霧都山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百姓為了感謝他的貢獻,愛民如子,特地立下的頌德碑。
然而,如今狄仁傑站在石碑前,心情更加沉重。他回頭對士兵們說:“狄某當年在寧州,只是盡了職責而已。今天看到這樣的景象,說明我當年做的還遠遠不夠。我不配擁有這座碑,我愧對百姓,愧對朝廷。”
他深吸一口氣,下令道:“砸毀它。”
士兵們面面相覷,不敢動手。武攸寧上前一步,輕聲說:“狄公,這碑是百姓對您當年政績的肯定,您何必……”
狄仁傑揮手打斷他:“不,攸寧,這是對我的警醒。我身為朝廷命官,卻不能保護百姓免受戰火之苦,這是我的失職。我要以此碑的毀滅,提醒自己,也提醒後人,任何時候都不能滿足於現狀,要不斷努力,為百姓謀福祉。”
在他的堅持下,士兵們只得拿起工具,將石碑一點點砸碎。每一次敲擊,都像是砸在狄仁傑的心上,他的眼中閃過一絲痛苦,但更多的是堅定和決心。
石碑倒下,化為一堆碎石,狄仁傑站在原地,凝視著那些碎石,久久不語。他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重建家園,恢復百姓的生活,還有更長、更艱難的路要走。
在寧州的一片廢墟之中,狄仁傑正忙碌地指揮著士兵們安置流民,重建家園。忽然,遠處一道煙塵滾滾,一名信使快馬加鞭,疾馳而來。信使翻身下馬,氣喘吁吁地遞上一份朝廷的詔書。
狄仁傑展開詔書,上面赫然寫著武則天的御旨,任命他為隴右道安撫大使,賦予他全權處理隴右定西、寧州的事務,一切事宜可先行主張,後報朝廷。狄仁傑讀罷,深感責任重大,他立即召集文書,口述奏章:
\"臣狄仁傑謹奏陛下:隴右諸州百姓,因突厥之亂流離失所,生活困苦。臣請陛下恩准,赦免隴右諸州百姓之罪,使他們得以回鄉生產,免除一年之徭役稅賦,以示朝廷之仁德。\"
奏章寫畢,狄仁傑慎重地蓋上自己的印章,交給信使,信使再次上馬,飛奔回神都。
隨後,狄仁傑又命人撰寫通告,宣佈免除隴右諸州百姓的稅賦和徭役,鼓勵他們回家重建家園。通告寫就,他命士兵們四處張貼,確保每一位百姓都能看到。
不久,通告傳遍了四鄉八鎮,流民們紛紛返回家園,看到通告後,無不感激涕零。他們找到狄仁傑,跪倒在地,感謝他的恩德。
狄仁傑扶起百姓,深情地說:“鄉親們,快請起,這是朝廷皇恩浩蕩,是陛下對你們的關懷。我狄仁傑只是執行聖旨,為朝廷效力。你們能夠平安歸來,重建家園,是我最大的心願。”
百姓們聽著狄仁傑的話語,心中充滿了溫暖和希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