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都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2章 五王性命已堪憂 之問約兄潛東都,做則天女皇的男寵,霧都山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刑部尚書韋巨源是韋氏心腹,御史大夫李承嘉是武三思的親信,在武三思的精心策劃下,所以對韋月將的審訊結果早已被暗中操控。韋月將將罪名推給了崔玄暐、桓彥範、敬暉、袁恕己和遠在襄州的張柬之。他聲稱是這五人指使他散佈關於皇后和武三思的謠言,意圖詆譭他們的名譽。

十日後的朝會上,韋巨源、李承嘉站在殿前,聲音冰冷而肯定:“啟奏陛下,韋月將案已查明真相。韋月將供認,他是被崔玄暐、桓彥範、敬暉、袁恕己、張柬之收買,故意散佈皇后和德靜郡王的謠言,損毀他們名譽,進而達到廢黜皇后,趕走德靜郡王的目的,其終極目標是動搖皇位。”

李顯一聽,臉色頓時變得鐵青,他猛地站起身,怒不可遏:“朕的皇后你們也敢誣陷!朕要這等臣子何用!將韋月將立即處斬!將崔玄暐、桓彥範、敬暉、袁恕己所封王爵收回!將崔玄降職為均州刺史,將桓彥範降職為亳州刺史,將敬暉降職為郎州刺史,將袁恕己降職為郢州刺史,念張柬之年事已高,取消‘特進’封號,保留襄州刺史職務!”

滿朝文武第一次見到李顯如此發怒,殿內一片死寂,無人敢再多言。崔玄暐、桓彥範、敬暉、袁恕己出列跪下,他們的臉上滿是震驚和不信:“陛下,臣等冤枉,臣等冤枉啊!”

李顯怒氣未消,他冷冷地說道:“證人證言在此,勿作狡辯!這是韋月將的口供!除此之外,這是崔湜的奏章,是你們逼迫並安插崔湜到武三思那邊監視武三思,對不對?!”

殿內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李顯的怒火如同火山爆發,無法遏制。他猛地一揮手:“來人,將他們趕出去!”

殿外的侍衛迅速進入,將崔玄暐等人驅出了大殿。他們的哀求和抗議聲漸漸遠去,留下的只是一片沉重的沉默。

在端扆殿的朝會上,氣氛緊張而凝重。宋璟面對著李顯的憤怒,卻依舊面無懼色。他的聲音清晰,迴盪在大殿之中:“陛下,臣以為,幕後主謀既然是張柬之、崔玄暐、桓彥範、敬暉、袁恕己,那麼,韋月將不過是走卒,卻被問斬,這不合法理。”

李顯的臉色更加難看,他的聲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朕已決定斬首,你還有什麼可說的?”

宋璟毫不畏懼,他的回答鏗鏘有力:“人家告韋后與三思有私情,陛下僅問斬他一人,主謀卻留得性命,臣恐天下會議論。”

李顯的怒火被宋璟的直言不諱所點燃,他怒斥道:“朕的皇后他們也敢誣陷!朕要這等臣子何用!朕要這等臣子何用!但是,朕不想因為這事擔負殺大臣的惡名,所以饒他們不死一次!”

面對李顯的憤怒,宋璟依然堅持己見,他說:“陛下處罰不公,請陛下先將臣斬首,不然不能奉詔。”

李顯無奈,面對宋璟的堅持和正直,他最終免去了韋月將的極刑,改為發配嶺南。這一決定,讓滿朝文武都再次感到震驚,他們意識到了宋璟的倔脾氣。

宋璟的這一行為,不僅體現了他個人的正直和勇氣,也反映了他對於法律和公正的堅持。他的名聲因此更加顯赫,被後人讚譽為“有腳陽春”,意指他走到哪裡,哪裡就像春天一樣溫暖,充滿了希望和生機。

夏季的東宮花園內,百花爭豔,綠樹成蔭,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然而,在這寧靜的自然美景中,一場關於權力的密談正在進行。韋氏、武三思、上官婉兒、崔湜、鄭愔五人圍坐在一處隱蔽的涼亭中,低聲交談。

武三思輕搖著手中的摺扇,語氣中帶著一絲得意:“鄭大人、崔大人這次立下大功,讓張柬之之流的人設崩塌,實在是幹得漂亮。”

崔湜微微一笑,謙遜地回應:“王爺過獎了,崔湜能有今日,全賴王爺提攜。此次升任中書舍人,更是王爺恩澤。崔湜願繼續追隨王爺,鞍前馬後,在所不辭。”鄭愔也是一臉的恭維。

韋氏輕抿了一口茶,她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狡黠:“五王這次算是被清除乾淨了,我現在感覺身心輕鬆多了。只是,我擔心他們以後會捲土重來。”

武三思的眉頭微微一皺,他沉吟道:“這個……皇后確實遠慮,我們該怎麼辦呢?”

眾人陷入一片沉思……

在嶺南瀧州(今廣東羅定)的偏遠之地,宋之問這位曾經的朝廷內供奉,如今卻身處異鄉,心中充滿了鬱鬱寡歡。嶺南的氣候溼熱,與他習慣的中原氣候截然不同,讓他感到極度不適。這裡的飲食習慣也與他所熟悉的味道大相徑庭,每頓飯都吃得如同嚼蠟。更讓他難以忍受的是,這裡的語言不通,與當地民眾交流困難,讓他倍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你拍三國,你居然真跑去東漢

拎袋魚

日向宗家,我在木葉的簡單生活

陽帆啟航

[星際]妖族帝國

樂樂糕糕

抗日:鐵血戰魂,帶出一個特種部隊

克頭黑

從百戶官開始

七隻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