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都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3章 龍門山上駙馬怒 春暉攜書進朝堂,做則天女皇的男寵,霧都山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洛陽龍門山,夏日的烈陽炙烤著大地,但在山間的濃蔭下,卻有一片清涼。獵鷹在天空中盤旋,尋覓著獵物的蹤跡,而山間的小溪則潺潺流淌,帶來了一絲絲的涼意。在這裡,駙馬都尉王同皎與他的五位好友——張仲之、祖延慶、冉祖雍、周憬、李悛——剛剛結束了一場激烈的狩獵。

他們圍坐在一棵蒼勁的古樹下,樹幹粗壯,枝葉繁茂,彷彿一把巨大的遮陽傘,為他們遮擋住了烈日。王同皎的臉上掛著汗水,但他的眼中卻閃爍著狩獵後的興奮和滿足。他身著獵裝,腰間佩劍,一副英姿颯爽的模樣。

張仲之,這位洛陽的儒商,文武雙全。他的臉龐清癯,一雙眼睛透露出商人的精明和文人的儒雅。他輕輕搖著手中的摺扇,似乎在享受著這難得的山林之趣。

祖延慶,是王同皎的武藝老師,他身材魁梧,聲音洪亮,他的笑聲在山林間迴盪,給這寧靜的午後帶來了一絲生機。他隨意地坐在一塊石頭上,手中把玩著一塊剛剛撿到的奇石。

冉祖雍,撫州司倉,他的身材中等,但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堅定和果敢。他站起身,隨手從箭筒中抽出一支箭,搭在弓上,一箭射出,正中遠處的靶心。

周憬,武當丞,年輕而有為,他的臉上總是帶著溫和的笑容。他坐在一塊平整的石頭上,手中拿著一塊乾淨的布,輕輕擦拭著他的弓。

李悛,校書郎,宋之問的外甥,他的臉龐還帶著幾分稚氣,但眼神中卻有著與年齡不符的深沉。他坐在一棵小樹下,不時地抬頭望向遠方,似乎在思考著什麼。

王同皎打破了沉默,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憤怒:“武三思把持朝政,韋氏亂政,真是可惡之極!”

張仲之輕輕嘆了口氣,他的聲音平靜而有力:“這個沒有辦法,他們都有皇上寵幸,我們沒有辦法。”

祖延慶哈哈一笑,他的聲音在山林間迴盪:“我不在朝為官,沒有你們這些煩惱,哈哈,眼不見心不煩。”

冉祖雍站起身,隨手又射了一箭,箭矢穩穩地釘在遠處的一棵樹上。他轉過身,笑著說:“打我們的獵吧,我們搞不過他們,張柬之那麼大功勞都敗下陣來了,我們不要以卵擊石。”

周憬和李悛也點頭贊同,他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時候,沉默和忍耐比衝動和反抗更是一種智慧。

王同皎的臉色更加陰沉,他緊握著拳頭,憤怒地說:“哼!實在是忍無可忍了!!!”

但在這山林之中,他們的聲音似乎被大自然所吸收,沒有引起任何的波瀾。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他們的身上,形成了斑駁的光影。周圍的鳥兒似乎也被他們的談話所吸引,偶爾發出幾聲清脆的鳴叫,為這場山林中的對話增添了幾分生動。

在公元706年的一個炎熱八月天,端扆殿內氣氛莊重,陽光透過精緻的木格窗灑在了光滑的大理石地面上,形成了一片片耀眼的光斑。李顯端坐在龍椅之上,他的面容沉穩,目光如炬,審視著下方的群臣。他身著金絲織就的龍袍,頭戴鑲嵌著璀璨寶石的冠冕,彰顯著帝王的威嚴。而在龍椅後方的簾子後,韋氏的身影隱約可見,她的目光銳利,似乎在默默觀察著朝堂上的一舉一動。

殿前官的聲音在大殿內迴盪:“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這時,李春暉從群臣中步出,他身穿朝服,頭戴進賢冠,神態恭敬。他向李顯施禮道:“陛下,臣今日上朝,特為《武則天皇后實錄》一書而來。自臣接旨以來,便與魏元忠、武三思、祝欽明、徐彥伯、柳衝、韋承慶、崔融、岑羲、徐堅等百餘名大臣共同編纂。今日,二十卷《實錄》及一百二十卷《文集》已悉數編纂完畢,並於上午送至東宮。”

李顯聞言,面露讚賞之色:“國師辛苦,此乃則天皇后遺願,國師能如此迅速完成,實乃大唐之幸。”

李春暉謙遜地回答:“陛下過譽,臣等皆賴陛下聖明,方能順利完成編纂工作。”

李顯點頭,正欲繼續發言,要給獎賞。李春暉卻先行一步,行禮道:“陛下,臣等編纂此書,乃出於對則天皇后的敬仰,非為獎賞。”

武三思也出列,他的聲音堅定:“陛下,臣等亦不需獎賞,能為大唐盡忠,已是至高榮耀。”

其他大臣也紛紛出列,表示不需要獎賞。李顯見此情景,面帶微笑:“國師今日來朝,朝內氣氛如此和諧,群臣能如此謙遜友愛,朕心甚慰。遵從國師與德靜郡王心願,國師與德靜郡王的獎賞就免了,其他愛卿的獎賞則按勞給予。”

他接著宣佈:“賜魏元忠五色綢千段,封魏元忠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你拍三國,你居然真跑去東漢

拎袋魚

日向宗家,我在木葉的簡單生活

陽帆啟航

[星際]妖族帝國

樂樂糕糕

抗日:鐵血戰魂,帶出一個特種部隊

克頭黑

從百戶官開始

七隻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