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斯特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章 兩個頓村,回到大明做美夢,耶斯特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都會有特殊的氣味。
這種千里追魂香是老王家祖傳的秘方,與江湖上的略有不同,調配過的追魂香是調配的人剛好能感覺的到,而其他人卻只能聞得出是檀香,有極好的隱蔽性。要是王憲知道了,他會驚呼,這玩意不就是後世香水的前中後調麼。
一路跟隨著香氣,就來到了兗州城外的一個小村莊外,這裡一路上可把王啟年累的夠嗆,上次跑這麼遠那還是在關外。
到了這裡王啟年可就藏不下了,村子裡是有狗有人家的,自己一個生人到了村子肯定會被揪出來。
百餘戶的人家,王啟年沿著村子外圍探查了一圈,入村和出村只有一條路,可又看了一會兒,王啟年覺得不對勁了,這個村子,明顯是有遺蹟的地方,銷贓的人怕不是本地人。
堅持到村子裡熄燈,王啟年凍的扛不住了,小跑到旁邊的村子,敲開村子裡唯一的磚房人家,也就是村長家。
“我是任城衛的官差,外出公幹的時候馬跑了,需要在你家借宿一晚。”然後王啟年把自己的令牌給村長看了一下。
欒老漢是村長不假,但是也不太認識字,僅僅認識令牌上的令字。其實這塊令牌是假的,僅僅是錦衣衛參照城防令牌製作的任務用道具。可是這鄉民們不認識,就衝王啟年這身打扮,貂皮大氅和烏雲官靴,這就是官差的打扮。
王啟年問到:“村長貴姓?”
“上差客氣了,老漢是西頓村的村長,叫做欒有柱,稍微等一下,我把正房收拾出來給您住。”欒老漢恭敬的說道。
“不用這麼麻煩,你把正房的柴火點起來取取暖,你我就這樣熬到天亮,我進城交差,這銀錢你拿著,準備點簡單的吃的。”說完就拿出一個銀角來給老漢。
不是王啟年摳門,而是給人錢要按照其身份和見識給。王啟年給的這值100文的銀角足夠多了。
“您稍等,我這就叫老婆子起來給你捯飭。”說罷就掌上燈,先把王啟年安排在西屋,自己去東屋叫老婆子起來。
山東此時的民居的結構非常簡單,大門進入之後是院子,右手邊是一間廂房,平時用來存放糧食和農具。左手邊是一個牲口圈,正北是三間正房,東邊是主臥,西邊是次臥,中間是進門的正廳和廚房、供臺。正廳左右各一個大灶臺,睡哪邊就燒哪邊的灶臺。
欒老漢讓老婆子給蒸了一隻雞、一盤花生、一盤竹筍、一碗雞蛋,自己則出門去兒子家。
半個時辰,菜什麼都準備好了,欒老漢和他兒子在邊上站著,王啟年則坐在土炕上。
欒老漢的兒子經常去兗州城,有點見識。這王啟年身邊放著的貂皮大氅就值200兩。在兗州府能這麼穿的,除了王府,就剩下府衙和衛所了。
“大人,您是官員吧?”欒學堂試探的問道。
這一問,王啟年就感興趣了。說道:“眼力勁不錯,你比你爹見過的世面大。”王啟年也知道這欒老漢把兒子叫來的意思,生怕自己可能是歹人,叫個人來安全。
“您身上這貂皮大氅,烏雲錦繡袍,烏皮皂靴,是標準的官人打扮。能到我們家,真是讓家裡冒光。”他本來是想說蓬蓽生輝的,可是奈何自己一時半會兒想不起這個詞來,只能用了個冒光來形容。
“給你們個機會跟我一起吃飯,順便聊聊天,我命令你們坐下一起吃。”王啟年知道,自己要不命令他們,指不定得磨嘰到什麼時候。
三個人就坐在桌前,王啟年吃一口,倆人再跟著吃一口。
“我來的時候在旁邊村子那邊,馬受驚跑了,追了半天追你們這裡了。旁邊那個村子是叫什麼名字?”王啟年編好理由。
“旁邊那個村子叫東頓村,以前兩個村子是一起的,後來魯王府買下了東邊的地,西頓村就單獨分到王府管轄之下,我們這邊仍然是滋陽縣管轄。”村長雖然沒見過大世面,但是村裡的這點事情是知道的。
“怪不得呢,兩個村子距離這麼近,咱們這邊大部分都是茅草屋,那邊都是磚瓦房。”王啟年裝著感嘆道。
這時欒學堂說話了,“誰說不是呢,東村種王府的地,家家都能有餘糧,他們的房子也是今年剛蓋起來的,就是入冬之前才好的。聽那邊村裡的人說,年初下雨發大水,村裡救了一個老頭和一個後生,這倆人為報答村裡的救命之恩,給村裡所有的人都捐了一套磚瓦房。”
王啟年點點頭:“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年頭能如此報恩的人不多啊。”雖然嘴上這麼說,心裡完全不是這麼想的,這哪裡是報恩,簡直就是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