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斯特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章 兩個頓村,回到大明做美夢,耶斯特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仇,盜王陵,救他們的整個村子都要被流放。

“你讀過書?”王啟年問道。

“讀過半年百家姓,在兗州城裡做過一年半學徒,學算學。”欒學堂回答。

“學徒不是三年效力麼?你怎麼一年半就回來了?”能學算學的都是相對聰明伶俐的,一般東家都會籤三年效力的契約,這三年管吃喝管住,學徒在這三年給東家白乾活。第四年後才有薪水。

“也是年後大水的事兒,東家的一船糧食在濟寧州沉了,鋪子就轉了出去,接手的掌櫃又與我簽了契約,可上個月突然接到一筆大單子,開始很高興的,後來不知道為啥說是賠錢了,就把我們那個鋪子給關了,也就把我辭了,我也就回家種地了。”欒學堂說起來有些沮喪。

“哈哈,”王啟年笑了,說道“你們新掌櫃可是在十月份接到了孔家的一筆糧食單子?”

“哎呀,大人您可真是神了,您怎麼知道?”欒學堂吃驚道。

“這樣,你我也算是有淵源了,加上在你家裡借宿一晚,我也湧泉相報。給你幾個選項你自己選,我可以讓你進兗州城哪個衙門當個捕快小吏什麼的。或者呢,在曲阜城外,有個山莊,那裡有兩戶人家,你就去管著那兩戶人家種地,平時你就負責維護宅院當個管家,每個月有月錢,吃穿不愁也不用出力。再或者呢,我給你一筆本錢,你自己以後做個什麼買賣。你好好考慮一下,天亮給我信兒就行。”王啟年已經知道了自己想要的全部答案,就等著天亮回兗州城。

“大人為什麼說咱們有淵源呢?”欒學堂沒有問差事的事兒,卻先問了淵源的問題,他想知道這到底是怎麼論的。

“哈哈,我不妨給你講講,十月的時候為了防止今冬有災,我的上官在孔家下了一筆救災用的糧食單子,孔家應該是在沿運河兩邊的糧商手裡買了不少糧食,你之前所在的店就應該是其中一個。可這進了十一月,糧價就上來了,他們之前肯定覺得賣便宜了。這如今更是大雪封路,糧價更高,所以你只是被波及到的小人物。”王啟年給他解釋道。

“嗯,那糧食收到給災民了麼?”欒學堂又一次問到了王啟年沒想到的地方,兗州府這邊受災不算重,起碼吃和取暖是足夠。

“沿河的州府都備有糧食,防止今年雪災擴大,不過現在還不是賑災放糧的時候,若是災情擴大,州府縣會進行賑災。”王啟年給他解釋。

“這就好。您是個好官。”欒學堂見到的小吏都是吆五喝六的,從來沒見過真正的官員是什麼樣子,王啟年這種隨和的態度實在是少見。

王啟年也已經吃飽,斜躺在土炕上,蓋著大氅,眯著睡了過去。

而欒老漢一家則是一邊給灶臺加柴火,一邊在研究剛剛王啟年說的差事的事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元始大帝

燕靈君副號

亡妻之戰

雪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