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3章 來到萊州,靖康年,這個太子超勇的,郭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張榮他們的使用,趙諶已經想好了,一開始就是在膠州灣那裡打下基礎,現在因為出海捕魚的確實很少,海面上各種魚那是烏央烏央的,就連膠州灣,也幾乎都是魚,鯨魚都有不少。

既然要出海打漁,捕鯨也自然是少不了的,說實話這事兒雖然很殘忍,但是卻是工業化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鯨魚本身沒什麼好吃的,然而鯨油卻是最好的淬火油之一,在現代的淬火油發明之前,鯨油是歐洲工業化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

就別說龍涎香本身也是價值連城。

不過以現在海船的能力,撐死了能捕捉一些小鯨,為趙諶的工業化添磚加瓦罷了。

鍛鍊海軍,主要還是為了和東南亞貿易,尤其是東南亞的錫礦,那是製作馬口鐵罐頭的必需品,大宋內部雖然也有錫礦,然而開採不易,以現在的技術要開採會很麻煩,而東南亞的幾個錫礦,那都是露天錫礦,採起來容易得很。

用不低的價格購買錫礦,也能讓南方出海的商人多往外跑跑。

馬口鐵罐頭要是能研製成功,那就有了長期儲存食物的能力,對未來的出海,同樣也有很大的幫助。

趙諶想搞工業化,蒸汽機也是繞不過去的一個環節,然而要造蒸汽機,就得要有橡膠才行,這是最好的密封物品,沒有這玩意,蒸汽機的效果就有效。

可是橡膠南美才有,東南亞都沒有……

所以想要搞來橡膠,一開始一定是得要有遠航的船隻前赴後繼才行。

雖然瓦特一開始搞出蒸汽機,他甚至是用麻繩泡油之後來密封的,那樣的蒸汽機也能用,可是那樣的蒸汽機想要支撐遠洋航行,那就有些離譜了。

這就是個兩難,沒有大量有經驗的海船和水手,不可能只靠風帆動力去南美的。

雖然趙諶知道洋流,知道風季,大宋也有初級的指南針讓船隻不至於迷失方向,可是在海上動輒幾個月的漂流,也不是隨便就能夠做到的。

有了馬口鐵罐頭,能夠大量儲存蔬菜等食物,才能支援這樣的遠航。

離開鄆城之後,趙諶帶著楊再興和牛皋開始北上,去齊州、淄州、青州、萊州等地方去看一看。

這裡基本上不是他的地盤,之前倒也沒受到什麼兵災,也算是繁華。

這一日,趙諶來到了萊州的治所掖縣,這裡是齊魯名城,也是相當繁華的所在。

“萊州的知州是誰?”趙諶問楊再興。

楊再興想了想:“好像是叫趙明誠。據說也是前宰相之子。”

趙諶感覺這個名字有點耳熟,走了幾步才想起來——這不就是李清照的老公嘛!

他爹是趙挺之,確實也是前任宰相,和蔡京爭雄過,不過卸任後沒幾天就暴斃了,很多人都說是蔡京派人刺殺的。

趙明誠能做到知州,看來他爹的遺澤還是不少的。

對趙明誠這個人,趙諶沒什麼印象,歷史上好像是在萊州幹得還不錯,整頓吏制,管理治安,讓原本盜匪不少的萊州安定了下來。

算是一個能吏。

不過在軍事上沒什麼作為,金兵打下青州這一片的時候,他因為母親去世丁憂,後來在建康城動亂的時候,他沒有站出來平叛而是翻牆逃走,可見確實就是個文官的水平,沒有特別強的能力。

“這樣的官員,也算是不錯了。”

在市集上逛了逛,看到市集還算是繁華,要看一地治理得怎麼樣,主要就是看這個,畢竟這至少可以展現城裡百姓生活得如何。

逛著逛著,趙諶居然看到有一家鋪子是賣鏡子的,當然不是那種一人高的鏡子,而是普通的小鏡子,一個也要十貫錢,不過買的人還是不少的。

“這家鋪子好像就是趙明誠家的……”牛皋去打聽了一番之後,低聲對趙諶說。

“他趙家人多得很,他兄弟就三個呢,而且之前拿經營權,雖然沒有他趙家,可是如果不讓他家參與在這一片售賣,想要賣動可能也不容易。”

趙諶對此也並不在意,官商勾結這種事情避免不了的,而且鏡子怎麼也算是奢侈品,沒點實力吃不下來,這樣的商人家族,怎麼可能沒有官員當後盾。

“聽說這趙明誠也算是一個清官,不刮地皮不貪汙,又喜好金石,俸祿都花在這上面了,讓家裡參與經商,自己手頭寬裕點,也沒什麼。”趙諶低聲道。

楊再興等人都是點了點頭,這一點大家倒是習慣的,畢竟大宋的官員,基本上都做生意,不管是清廉的還是貪汙的,都一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要成為獵魔士

中年肥威

我是科技之王

李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