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2章 失蹤就是死了,靖康年,這個太子超勇的,郭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現在的局勢,已經很明朗了,只能和談。”趙諶合上書信,想了想之後道。

“李綱等人也是如此態度,雖然還可以打下去,然而雙方出傾國之兵死戰,都沒有這個必要。”趙桓回答說,很顯然的是,最近他和李綱討論的也不少。

趙桓並不是傻子,他只是耳根子軟,有點像三國時候的袁紹,屬下說什麼都好像有道理,只不過他遠沒有袁紹那麼果敢和勇武而已。

所以這段時間,他一直記得趙諶的話,那就是關於和金兵對抗的事情,多找李綱討論,不要聽別人的。

李綱的意見很簡單,既然已經獲得了這樣輝煌的勝利,而且接下來就算和金兵進行傾國之戰,打贏了也無力做更多的什麼,還不如和談。

李綱雖然是主戰派,可是他也不是那種窮兵黷武的人,作為一個典型計程車大夫,他同樣清楚,在已經取得一場足夠輝煌的勝利之後,再談判,就會有著足夠的底氣。

說穿了,他之前主戰,核心也是不能讓掉太多的利益,而不是一定要和金國死戰到底。

“父皇,李綱說過他認為的談判底線嗎?”趙諶想了想之後問道。

“李綱的態度是,歲幣繼續按照海上之盟,金銀也不妨給一些,不過金人必須要退出代州與忻州,同時燕京之地金人既然佔據,想要回來就很難了,最關鍵就是讓金人把代州和忻州讓回來,那裡是河東的屏障,一定要握在大宋手裡。”趙桓想了想之後道。

“**公見事還是明的,代州與忻州確實得拿下來,如果拿不下來,就算繼續打下去,也是要打的。只不過歲幣和金銀,我大宋賞賜將士都不夠,怎麼能給他們呢?我們現在手裡握著金人的二太子和六路都統制,怎麼都得讓金人吐一點回來才行。倒是燕京,現在就讓金人拿著吧,我們拿著也沒用,維持之前和遼國的戰線就好。”趙諶笑道。

“金人會同意嗎?”趙桓一愣。

“父皇有所不知,這斡離不乃是金人太祖阿骨打的嫡子,也是太祖系的核心,阿骨打的嫡子裡,有能力的也就斡離不與兀朮二人,現在兀朮不知所蹤,就算吳乞賣希望斡離不去死,阿骨打的舊部也不會同意的,就算再高的要求,他們也得答應才是。一開始不妨把胃口放得大一些,比如要求他們賠償金十萬,銀一百萬,退出幽雲十六州……然後慢慢的再放鬆,總之,代州和忻州必須還給我們,同時還得賠錢!是他們主動來進攻我們,現在我們打贏了,難道他們不用賠錢嗎?歲幣也不用給了,如果要給,可以用互市的方式,用北方的牛羊來換取大宋的錢與糧食!”趙諶道。

“諶兒你的話,自然是有道理的,只不過這大宋,百廢待興啊,朕也實在不想和金人再糾纏下去了。”趙桓嘆息道。

“正是如此,尤其是河北之地,此次受到了最大的傷害,河北義軍又為大宋拋頭顱,灑熱血,若不好好回報他們,天下的子民,又怎麼會看待父皇呢?”趙諶慨然道。

“那應該如何去做?”趙桓忙問道。

“河北之前因為括田之事,鬧得天怒人怨,加上金兵南下,很多大戶來不及逃跑,都慘遭屠戮,他們的田地,已經是無主了,而很多逃離家鄉的百姓,也需要在回到家鄉之後,重新獲得田地來耕種。這些無主之地,如果朝廷不想辦法控制住的話,多半會落到那些殘餘的豪紳大戶手裡,這對國家,可並不算是什麼好事。”趙諶道。

“諶兒已經有想法了嗎?”趙桓好奇的問。

“有了一些想法,不過還需要時間來推敲一下,待孩兒下去仔細思考,弄個章程出來給父皇看。”趙諶道。

趙桓連連點頭,對這個還不到十歲的兒子,趙桓已經有些迷信了,畢竟看他帶兵打仗這麼猛,對國家大事也很有見解,有這麼一個有能力的兒子,不用白不用。

自己當太子的時候,只讀書就行,多簡單,當了皇帝,太多的事情了……

“父皇,我聽說我那九叔,還有張邦昌,都沒有找到?”趙諶突然問。

趙桓立即點頭,這件事顯然也是他心裡的一根刺——畢竟大戰一場之後,金人死傷慘重,抓的俘虜都有上萬,而且金人主要的將領,除了斡離不和撻懶被抓了之外,其他將領都死在戰場上,審問小兵,沒人知道,斡離不和撻懶被抓以後又一個字都不說,簡直是讓趙桓有些坐立不安。

好好的兩個人去當人質,怎麼就不見了呢?

就算死了,也得看到屍首啊!

“我看戰報說,金國的四太子兀朮,也下落不明?”趙諶突然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要成為獵魔士

中年肥威

我是科技之王

李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