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金人的確切情報
郭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6章 金人的確切情報,靖康年,這個太子超勇的,郭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金人要撤退了。
這個訊息很快就傳到了汴梁城裡。
這讓趙桓開始激動起來。
畢竟被圍城了這麼久,雖然影響不大,而且因為城外的勤王軍數量越來越多,所以城內百姓出城砍柴什麼的,也沒有受到影響,但是畢竟是戰爭狀態中,民間物資逐漸用盡,很多百姓的生活,也開始受到了巨大的影響。
還好新上任的戶部尚書梅執禮確實得力,除了將抄家的錢財安排得井井有條之外,還在戶部提拔了原本不得志的陳知質、程振、安扶等人,這些人都熟悉具體事務,在錢糧的使用上也都有著出色的想法,在戶部的管理下,汴梁城內並沒有出現大規模的亂子,一般的百姓也都做著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獲得微薄的收入,所以也能活得下去。
同時戶部的官員們還在不斷的和城內的富戶談判,拿出皇宮大內珍藏的一些珍玩賣給他們,換來錢財購買糧米,同時控制了城內的米店,規定每人每天限額買多少米,保持了物價的基本穩定。
這樣做當然攔了很多想發國難財的官員的路,這段時間不斷有人在彈劾以梅執禮為首的戶部,不過梅執禮本身就是一個耿直的大臣,對這種彈劾,毫不在乎。
趙桓也知道梅執禮其實算是給自己扛著壓力,所以所有的彈劾,他都留著。
不過再這樣下去的話,他只怕也要承受巨大的壓力而有些頂不住了。
還好,金人要退了。
趙諶不在,不過之前他就來了信,告訴趙桓,一定不能貿然出擊,金兵的糧食沒那麼容易吃完,他們就算要撤,也一定會很小心的逐步撤走,在這樣的情況下,貿然追擊,很可能反勝為敗。
這就需要名將隨機應變的把握才行。
而能做到這一點的,現在汴梁城中,只有种師道能夠做到。
而且經過這段時間的磨合,种師道作為城外的兩個總指揮之一,也慢慢的得到了大部分勤王軍的信任,畢竟他沒有帶兵前來,那就意味著他自身沒有利益,用兵就會公平。
而且和他最不對盤的姚家,現在姚古和姚平仲都在隆德府,其他計程車兵因為他的威望,是不會對他的指揮,有什麼問題的。
所以趙桓就召集了李綱、吳敏、种師道和範瓊等核心軍事人員,將趙諶的提醒對他們說了。
“太子顧慮得甚是,現在急的是金人,而不是我們,只不過我們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金人就這麼離開……而且太子正號召河北義軍前往鼓城阻擋金人北上的道路,太子麾下就兩萬人,之前還不知道損失了多少,義軍的戰鬥力也存疑,所以我們也必須得動起來才行。”李綱道。
趙桓連連點頭,這正是他擔心的地方——雖然兒子很勇猛的創造了最近數十年來宋軍最輝煌的大勝,可是那都不知道填進去了多少精銳,再加上金人還有十來萬人,困獸猶鬥之下,兒子那些部下如果死傷太多,在亂軍中兒子出事了,就算打退了金人,那損失也難以彌補!
如果換了一個涼薄一點的雄主的話,兒子死就死了,反正自己又不是不能生!
趙桓在這方面,還是不錯的。
“種公以為如何?”趙桓問种師道。
反正兒子在信裡說了,种師道在戰略和戰術上,是可以信任的,那麼聽他的總沒錯。
李綱是堅定的主戰派,可是他自己也說了,自己只是堅持抵抗而已,並不是很知兵!
吳敏一介書生,也沒有戰場的經歷,範瓊倒算是一名悍將,不過他畢竟地位不高,經驗也沒有種師道那麼豐富。
种師道對趙桓拱了拱手,道:“官家,勤王軍可以都動員起來,城內的禁軍最好不要動,畢竟汴梁穩住,我軍才能有信心繼續打仗。”
趙桓點了點頭,种師道則是走到了地圖前,開始指了起來:“金人要退,必然會有大部斷後,主力逐漸撤出,首先要離開黃河,金人的船隻並不夠,雖然在黃河南岸,他們也有不少的兵馬把守,然而我們可以啟用水軍,在黃河上不斷騷擾他們渡河,緊接著大軍徐徐出動,絕不全軍行動,而是一部部的出動和擠壓,減少金人的活動空間!同時必須要保持有大量的騎兵部隊,準備隨時接應。”
“種公,騎兵……我們現在可是很少。”範瓊忍不住出聲道。
种師道點了點頭:“沒有足夠騎兵的情況下,我們各部必須要聽從指揮才行!任何一部受到進攻,附近的部隊都要支援,這樣才會不墮了士氣。”
範瓊深吸了一口氣,對這種事情,其實他沒有太大的希望,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