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告天鳥的何娉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章 新興的思想敵人,末世:廢土黎明,喜歡告天鳥的何娉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幾乎是從一開始就接觸到這種意識形態,許多人將其視為時代的引領者,認為這種理念的到來,標誌著全球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新時代。

葉辰和艾琳曾試圖透過傳統的方式進行反擊,比如利用科技的力量,透過網際網路揭露真相,但這種方式顯然已不再奏效。反而他們發現,無論是透過現實媒體還是網路,資訊的傳播速度和範圍,都被“新秩序”所控制和操縱。每當他們試圖透過某種渠道暴露組織的真實面目時,立刻就會有人以“過時的思維”、“抗拒時代進步”等標籤將他們的聲音壓制下去。敵人已經不再是一個具體的政權或公司,而是一種無形的文化氛圍,逐漸透過資訊流動形成了對整個社會的控制。

這種控制是潛移默化的,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洗腦”手段。它透過精巧的心理操控,將人們的認知、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重新框定,讓他們主動擁抱這種“新秩序”。每個人都被引導去相信,這是最符合人類未來發展的理念,是唯一能夠終結衝突、實現全球和諧的道路。在這種氛圍中,那些持有不同意見的人,被貼上了“過時”、“保守”、“自私”的標籤,逐漸失去了發聲的空間。葉辰和艾琳不禁意識到,這種文化的滲透,遠比單純的武力對抗更加深遠,更加難以抵擋。

“我們不能再只侷限於與那些明顯的敵人對抗了。”艾琳在會議上沉聲說道,她看著眼前的地圖,那些曾經輝煌的城市,幾乎在所有人的眼中已經被“新秩序”的光輝所掩蓋。“我們面臨的,不僅是一個集團的崛起,而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全球擴張。這是一場思想的戰爭,敵人並不依靠軍力,而是透過思想塑造控制人們。”

葉辰的眉頭緊皺,他也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資訊和思想的控制,實際上比任何物理戰爭都更具永續性和隱蔽性。面對如此強大的力量,他們無法僅僅依靠常規的策略去應對。尤其是在這個資訊高度流動的時代,任何形式的反擊,都可能被迅速吞噬和扭曲。

“我們的目標不是去反對‘新秩序’,而是要讓人們自己去看清它背後的真相。”葉辰語氣冷峻,他深知,這不是一場可以輕易勝利的戰鬥。“我們必須找到‘新秩序’背後真實的操控者,揭露它們的核心目的。而這一切的前提,是要讓更多人看清楚,什麼才是真正的自由和獨立。”

艾琳點了點頭,顯然她對葉辰的思路也有了新的理解。在她看來,傳統的方式已經無法與這些思想對抗,反而需要更多的行動來喚醒人們的覺悟。她的眼神堅定:“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全新的平臺,一個可以提供真實資訊、反思‘新秩序’的空間。這個平臺必須能夠喚醒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人,讓他們意識到,世界並不只有這種單一的未來。”

然而,這個計劃的執行並非易事。為了摧毀“新秩序”的文化滲透,葉辰和艾琳必須深入敵人的核心領域,尋找這個龐大的思想網路的根源。透過駭客技術、潛伏在敵人內部的間諜,甚至是與一些曾經的敵人達成短期合作,他們逐漸開始揭開“新秩序”真正的面目。每一步的推進,都充滿了未知的危險。敵人控制的資訊網路龐大而複雜,涉及的領域不僅包括政治和經濟,更涵蓋了文化、娛樂、甚至教育領域。

正因為如此,葉辰和艾琳的任務變得越發艱難。這個“新秩序”不僅僅是一股意識形態力量,它的滲透程度甚至已經到了每個個體的思想深處。要打破這種思維束縛,需要的不僅是技術和手段,更是一場徹底的思想革命。

葉辰站在大螢幕前,思緒萬千。雖然他們掌握了一些關鍵的技術和情報,但面對“新秩序”這個全球化、無形的網路,他們依然感到力不從心。這不僅是一次技術和軍事的較量,更是對整個世界文化、思想和價值觀的衝擊。想要撼動這個龐然大物,他們必須找到一種方式,能夠穿透這層厚重的思想迷霧,讓人們意識到他們被操控的事實,喚起反抗的火種。

“我們不能讓這場戰鬥變成一場沒有盡頭的消耗戰。”艾琳深知這種意識形態戰爭的複雜性,她的眼中閃爍著決心。“我們要做的,是讓這些信徒們意識到,他們所追求的‘新秩序’背後,其實是一個充滿利益交換和壓迫的陰謀。我們不能僅僅滿足於揭露這些事實,我們要讓他們親自去思考和反思。”

葉辰點點頭,心中卻有些動搖。艾琳的理想主義似乎總是充滿光輝,充滿希望,但他清楚,在這個世界裡,單靠理想化的理念往往會遭遇殘酷的現實。他看著她,眼中充滿了複雜的情感:“艾琳,我們也許需要更多的行動,而不僅僅是理念的對抗。思想的戰爭不能只靠道德的制高點去取勝。我們的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被鄰居咬後,我還能活100天

筆折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