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簽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章 印光法師文鈔白話文解釋二,印光法師白語解,我想簽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唐朝則有道綽大師,依從曇鸞大師的教導,專修淨業,一生講淨土三經二百多遍。道綽大師門下出現了淨土宗二祖善導大師,等到承遠大師、法照大師、少康大師、大行大師的時候,淨土唸佛的風氣已經普遍傳播到九州內外了。從此,各宗各派的善知識,無不是自己秘密修行淨土,並勸人唸佛往生,以求利益自己也利益別人。

至如禪宗,若單提向上,則一法不立,佛尚無著落處,何況唸佛求生淨土。此真諦之一泯一切皆泯,所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顯性體也。

說到禪宗,如果單提向上,徑直契入真如境界,則萬法皆空,連“佛”亦屬心生之相,唸佛求生淨土就更是心生幻相。因萬法皆空,既沒有佛,也沒有眾生,所念的佛及所求生的淨土也都是虛無之事。這是就真諦上講,心滅則種種法滅,即所謂真如的實際境界,連一粒微塵也沒有。禪宗一法不立的主張旨在說明眾生本具之如來德性的本體。

若確論修持,則一法不廢,不作務即不食,何況唸佛求生淨土。此俗諦之一立一切皆立,所謂佛事門中,不捨一法,顯性具也。

但是,如果確切論述禪宗的修持方法,則一法也不能廢止,如禪宗百丈師一日不勞動就一日不吃飯。勞動這件事尚不能廢止,何況唸佛求生淨土這件事呢。這是就俗諦的事修上講,心能實修,諸事無礙,所以說佛事門中不捨棄任何一法。這種一法不廢的修行方法則體現了眾生本具性德的具體妙用。

必欲棄俗諦而言真諦,則非真諦也。如棄四大五蘊而覓心性,身既不存,心將安寄也。若即俗諦以明真諦,乃實真諦也。如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即四大五蘊而顯心性也。此從上諸祖密修淨土之大旨也。但未廣顯傳述,故非深體祖意,則不得而知。

如果打算必須拋開俗諦來說真諦,所說的就不是真諦。譬如,摒棄四大五蘊去尋覓心性,身體既然已經不存在了,心又將安寄在哪裡?如果透過俗諦來開顯明瞭真諦,才是真實的真諦。比如心性在眼根則能視物,心性在耳根則能聽聲,就是透過四大五蘊之身而顯示心性的大用。這一點是以上各位禪宗祖師,都密修淨土法門的主導思想。但是以上禪門祖師沒有把不廢止、不排斥、且密修淨土法門的思想廣為弘揚和傳播,所以如果不去深入地體會,則無法知曉以上諸禪門祖師的心法。

然於百丈立祈禱病僧,化送亡僧之規,皆歸淨土。又曰,修行以唸佛為穩當。及真歇了,謂淨土一法,直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流。又曰,洞下一宗,皆務密修,以淨土見佛,尤簡易於宗門。又曰,乃佛乃祖,在教在禪,皆修淨土,同歸一源。可以見其梗概矣。

在百丈禪師所確立的祈禱病僧、化送亡僧的儀規上,都是念佛迴向西方淨土。又說:“修行以唸佛為最穩當。”真歇清了禪師認為,淨土一法,直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根器的眾生。又說:“洞下宗所有宗徒,都應該密修淨業。”因為修持淨土見佛,比修行禪宗更加簡易。又說:“諸佛諸祖,無論教下還是禪宗,都應該修行淨土法門,一同唸佛往生。”這樣可以看到淨土修學的概要了。

及至永明大師,以古佛身,乘願出世。方顯垂言教,著書傳揚。又恐學者路頭不清,利害混亂,遂極力說出一四料簡偈。可謂提大藏之綱宗,作歧途之導師。使學者於八十字中,頓悟出生死證涅盤之要道。其救世婆心,千古未有也。

等到唐朝末年永明延壽大師 ( 先以禪得道,後更贊淨土) ,以古佛身乘願出世,方才明確地垂示法言,著述弘揚淨土宗。又怕學人對禪與淨土的修行路頭不清,對其中的利害關係混亂不清。於是就極力說出《四料簡偈》,真可謂提煉出了大藏經的根本要義,用來作為歧路眾生的修學導師。 (《四料簡偈》是“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使學者在這八十個字當中,頓悟出離生死、得證涅盤的要道。他的救世婆心真可謂千古未有。

其後諸宗師,皆明垂言教,偏贊此法。如長蘆賾,天衣懷,圓照本,大通本,中峰本,天如則,楚石琦,空谷隆等,諸大祖師。雖宏禪宗,偏贊淨土。

永明大師以後的諸位禪宗祖師,都明確地宣說淨土法門,修持並提倡淨土法門。比如長蘆宗賾禪師、天衣義懷禪師、圓照宗本禪師、大通善本禪師、中峰明本禪師、天如維則禪師、楚石梵琦禪師、空谷景隆禪師等,諸位大祖師雖然弘揚了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萬世最強帝

靖陽成

仙煉之路

快餐店

讓你做臥底,沒讓你娶女帝當魔君

啞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