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簽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章 印光法師文鈔白話文解釋二十六,印光法師白語解,我想簽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到他顛狂不規矩的樣子,因此就不太相信他是聖人這回事,否則他便不能在世間住了。
凡佛菩薩現身,若示同凡夫,唯以道德教化人,絕不顯神通。若顯神通,便不能在世間住。唯現作顛狂者,顯則無妨,非曰修行人皆宜飲酒食肉也。
凡是佛菩薩現身,如果示現的是凡夫,就會以道德教化人,絕對不會顯現他的神通。如果顯示神通,便不能在世間住了。只有表現出顛狂的聖人,顯示神通也是可以的,並不是說修行人都可以飲酒吃肉。
世間善人,尚不飲酒食肉,況為佛弟子,要教化眾生,而自己尚不依教奉行。則不但不能令人生信,反令人退失信心,故飲酒食肉不可學。
世俗的善心人士,尚且不飲酒吃肉,更何況作為佛弟子,要教化眾生,如果自己都不能做到依教奉行,那麼不但不能令人相信,反而會使人退失信心,所以飲酒吃肉不可學。
彼吃了死的,會吐出活的。你吃了死的,尚不能吐出原樣的肉,何可學彼吃肉。彼喝了酒,能替佛裝金。能將無數大木,從井裡運來,汝喝了酒,把井水也運不出來,何可學他。
他( 道濟禪師) 吃了死的,能吐出活的。你吃了死的,連原樣的肉都不能吐出,怎麼可以學他吃肉呢?他喝了酒,能替佛裝金,能把無數的大木頭從井裡運來。你喝了酒,連井水都運不出來,怎麼可以學他喝酒呢?
濟公傳有幾種,唯醉菩提最好。近有流通者,雲有八本,多後人敷衍之文。醉菩提之若文若義均好,所敘之事,乃當日實事。
《濟公傳》有好幾種,只有《醉菩提》最好。最近流通的聽說有八個版本。大多是後人敷衍出來的故事。《醉菩提》這本書文字和義理都好,裡面所記敘的事,都是當時確實發生的。
世人不知所以然,不是妄學,便是妄毀,妄學則決定要墮地獄,妄毀則是以凡夫之知見,測度神通聖人,亦屬罪過,比之學者,尚輕之多多矣。見其不可思議處,當生敬信。見其飲酒食肉處,絕不肯學,則得益不受損矣。祈洞察是幸。
世人不瞭解道濟禪師這些事的所以然,不是妄加模仿,就是妄加毀謗。妄加模仿的人決定要下地獄。妄加毀謗的人,是用凡夫的知見,揣度神通聖人的意圖,也有罪過。不過比起妄加模仿的人,罪過輕多了。我們見到他不可思議的事,應該心生敬重虔信。見到他飲酒吃肉的事,絕對不要學,這樣就會只得到利益而不受損害了。祈望洞察為幸。復袁聞純居士書
接大圓書,謂居士與夫人,並令郎,皆欲皈依於光。夫光一迂腐不堪之粥飯僧,大圓不詳察而謬為皈依,何居士又踵襲其謬,而不以為浼 (m ěi ) 乎。
接到唐大圓的信,說你和你的夫人以及兒子,都想要皈依我。我是一個迂腐不堪,只會吃飯的僧人,唐大圓不詳細觀察而錯謬的皈依我,為何你又沿襲他的錯謬,而不擔心受到玷汙呢?
雖然,泥塑木雕之佛,敬之亦可生福。汝既發心,且即將錯就錯,一旦翻然悟其非真,不妨再轉而敬真佛,固未始不可也。
即使這樣,不過,泥塑木雕的佛像,如果恭敬地對待,也同樣可以讓人得到福報。你既然已經發心,姑且就將錯就錯,先恭敬泥塑木雕的佛像吧。等清醒覺悟到那不是真佛的時候,不妨再轉而恭敬真佛,也未必不可以。
今為汝取法名為智純,令夫人為智本,以眾生本具佛智,由煩惱夾雜,則如金在礦,不得真實受用,則此本具之智,變而為妄知。
現在為你取法名叫智純,為你的夫人取法名叫智本。因為一切眾生原本就具備佛智,只是這智慧和煩惱夾雜在一起。就如同金子在礦石中,就不能得到真實受用。同樣,這個被煩惱所夾雜的本具之智,也就變為妄知了。
雖此妄知依本智而起,而本智之體用全失,若反而唸佛以自攝其心,則其智漸歸於純而得其本矣,此與令夫婦命名之大意也,不知有合於汝心否。
雖然這個妄知是依於本智而生起的,而本智的體和用卻都完全喪失了。如果反過來用唸佛的方法,來收攝這顆心,那麼這個智就漸漸歸於純淨而回其本原了,這就是給你們夫婦所取法名的大意,不知道是否符合你們的想法。
又智本既能持月十齋,年三齋,何不長齋。食彼之肉,養我之身,人固習而安之,試一反思,則將戰懼不安,況實殺之食之乎。
另外,智本既然能夠每月持十齋日,每年持三齋月,為何不吃長齋呢,吃眾生的肉,來養活我們的色身,人們因為習慣了就安然處之,如果試著反思一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