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2章 諸事繁瑣(6K),春秋生存指南,榮耀與忠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放牧要忍受風吹、日曬和雨打,一整天忙下來,還尼瑪幣圍在篝火旁邊唱唱跳跳,只想趕緊吃完東西睡覺,免得夜間有野獸襲擊牧畜,睡太死起不來去驅趕野獸,隔天爬不起耽誤新一天的放牧。
誰要是長時間住過帳篷,能夠體會到什麼叫“夏季的蒸籠”套餐;到了冬季之後,誰在白雪紛飛季節住過帳篷都知道那酸爽程度。
智宵願意接納遊牧部落,無法也無力去改變諸多進行遊牧需要面對的困難。
關鍵在於有部落缺乏食物的時候,能夠從智氏獲得救濟,並且他們可以借智氏的威懾力,威懾其它部落不敢攻打。
“此地便交由叔父。”智宵要前去一處鐵礦進行視察。
程朔當然有行政能力。
應該說,只要有一塊封地,行政能力屬於必然要學。
而這個行政能力涉及到的層面非常多,包括但不限制在管理、經營、水利、農耕方面。
因此,當前再小的貴族起碼不是那種死讀書或讀死書的生活廢材,他們在很久以後的封建王朝,每一位都將比科舉上來的縣老爺更加適合當一地的父母官。
春秋時代的貴族,他們不止要掌握行政知識,軍事也是必然要學習的東西。
所謂的“能文能武”對春秋時代的貴族是標配,到了隋唐之後的時代,反而需要極其優秀的人才能兼顧了。
智宵出“梁”成向梁山而去,走了一天多的路程,抵達了正在進行開採的礦場。
怎麼勘探礦產在很久之前就被摸索出來,只是相對於現代屬於原始。
在春秋時代探勘礦產的手段跟其餘王朝差不多,一般採用《管子》裡面的《地數篇》做出基礎。
總結起來的口訣便是:上有赭者下有鐵;上有慈石,下有銅金;上有鉛者下有銀;上有丹砂下有金;上有陵石下有鉛、錫、赤銅;上有銀者下有鉛。
老智家是一個很龐大的家族,傳承的歷史足夠悠久,可能沒有極其出色的各類人才,該有的相關從業人員不可能缺少。
所以進行探勘的並不是普通的匠人,普通就代表沒有傳承,想學沒地方學的那種身份。
在老智家負責勘探的便是專攻那項“學科”的族人,他們負責在領地內四處遊歷,近乎於碰運氣似得,找到一處礦產都算是政績,換取更高的家庭地位,家族傾斜更多的資源進行扶持。
那個“赭者”就是赭石。這種石頭有著非常明顯的特徵,為鮞狀、豆狀、腎狀的集合體,多呈不規則的扁平塊狀。也能從顏色上進行分辨,大體就是呈現鏽跡斑斑的顏色。
“宗子,此礦往北二十餘里,另有銅礦。觀其地貌,儲量或多?”智廣一副神秘兮兮的模樣,告訴智宵這個訊息。
以地理位置來區分,梁山以北二十餘里,應該是現代的宜川吧?
如果是宜川的話,有銅礦沒什麼稀奇,當下能夠讓老智家利用起來的鐵礦、煤礦資源也算豐富。
智宵知道智廣為什麼會壓低聲音稟告。
雖然說晉國之君已經跟擺設差不多,一些該做掩飾的事情,怎麼都要裝模作樣演一演吧?
銅對當代來說是什麼?哪怕老智家已經進入到鐵器時代,需要用到銅的領域還是超級多,便是不用在其它領域,製作成貨幣也是財富。
“先行探勘以及開採鐵礦。”智宵對鐵礦遠比銅礦更加重視。
財富這玩意?老智家不敢說不缺財富,可是真的沒有多麼缺。
知道另一個現實嗎?以當前時代的金融環境,太多時候是那種有錢不知道應該怎麼花,又或者說再有錢能夠購買到的東西也是極其有限。
如果智宵拿出龐大數額的財富,跑去某個家族能夠買到一些東西,想要購買更多隻有一個結果,對方不賣!
這裡的道理反過來也一樣,其餘家族可以少量向智氏採購一些物資,一旦數量多了的話,智氏一樣不會出售。
智宵目光注視著漫山遍野的人,他們使用各種工具正在勞動。
“晉地與秦地不缺煤炭,尤其是有太多露天煤礦;鐵礦的質量雖說比較差,可是也能用。”
“擁有這種資源之下,再有足夠的糧食產出,簡直就是天然的王霸之地。”
“可惜的是一直到兩宋之前,歷朝歷代幾乎不怎麼去使用煤炭,乃至於連研究都不做。”
“如果封建王朝時代就大肆使用煤炭,情況就會變得跟銅資源的遭遇一樣,歷朝歷代極盡開採,搞到現代所剩無幾,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