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7章 都不是普通人啊!,春秋生存指南,榮耀與忠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前的時代,想要出仕真的太難太難了。

首先,有一個好血統是前提,祖上沒有闊過幾乎沒有當官的機會。

再來便是,家族不能處在落魄階段,也就是名下要有封地,有足夠的屬民。

為什麼要有足夠的封地和屬民?原因是現在“軍”與“政”並沒有分家,有官職也就隨時都有出征的可能性,出征時帶的是自家計程車兵,後勤也需要自家承擔。

那麼,沒有自己的家族私軍,後勤供應無從談起,怎麼承擔官職帶來的義務啊?

所以了,將“血統”視作當官的硬性要求,並非是絕對的歧視,說白了就是沒有“國防軍”這種部隊的存在,國家需要貴族的家族私軍而已。

落魄了的貴族很難再翻身,緣由無外乎是沒有實力去承擔相應的義務,連最為基礎的義務都無法承擔,怪別人給的機會太少嗎?

因此,每一個時代都有屬於它的特性,也就等於“存在即合理”的定性。

有個好出身的人,在時代的特性之下,他們的祖輩並不是憑空得來那一切,一樣有一個打拼的過程,通常是幾代人打拼並積累下來的資本,所擁有的資本並不是一下子憑空變出來的。

跟隨孔丘的一眾門徒,用東漢的說法來定義,他們的家庭條件最為起碼也是“寒門”的階級。

這個“寒門”是什麼?也就是有祖先闊過,只是到了他們這一代變得落魄,但是家族起碼擁有一些農田,家族裡面也絕對有屬民和僕從!

寒門之所以叫寒門,無外乎就是比起真正的“高門”家族實力更差,可以與真正的普通黎庶一比,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真正的普通黎庶是什麼狀況?哪怕擁有農田也僅是數畝,來一場天災下來就可能要面臨餓死的結果,不給他人當牛做馬也就不錯了,還想擁有自己的奴僕?

在孔丘的一眾門徒中,不乏一些訾產富足的人,端木賜就屬於家族狀況良好的那一類人。

為什麼說端木賜不會缺乏財富?有相關的例子作為佐證,例如端木賜可以在周遊列國時隨意買人,搞了一出“子貢贖人”的典故。

如果端木賜沒有足夠的家產,哪來的財帛去將列國的魯人奴隸買到手,再無償贈送給魯國?

端木賜能買人的前提是什麼?是他有貴族的身份,要不然想買,賣家也不會樂意賣。這個又是春秋時代的特點之一,既身份等級森嚴,並非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

話說,端木賜是衛人,怎麼不從列國購買衛人再釋放呢?

或許是因為衛國沒有相關的贖買政策,魯國則有采購魯人奴隸的補償政策?

也可能端木賜是一個精神魯國人?

“恭喜子貢在衛出仕。”公西赤率先祝賀。

仲由、叔仲武等人也先後恭賀。

“同喜。”端木賜看上去並沒有多麼高興。

孔丘一系的門徒,好多皆是屬於當代的不如意者,要不然直接當官就好,何必千辛萬苦走上求學之路。

一共三千多名子弟,能夠獲得正式官職的人,不靠譜的進行統計,數量估計沒有超過雙掌之數。

雙掌之數是多少?不就是十嘛!

所以說,該是何等的慘字了得。

這雙掌之數,大半集中在晉國,正確的來說是受到智氏的任用。

在孔丘一再發表抨擊晉國的言論為前提之下,出仕的子弟大多集中在晉國,多少是有一些諷刺意味了。

正因為孔丘多次抨擊晉國,所以在晉國成功出仕的門徒,他們內心裡多少也會感到尷尬,只是拒絕聘任或接受再搞一出掛印而去,屬於不可能。

開什麼玩笑啊!

老師都一再求官而不得。

弟子好不容易可以出仕,哪怕不為了自己,怎麼都要給老師爭口氣,努力做出成績來證明自己的能力,更證明不是老師不行,要證明有些諸侯完全是瞎了眼,不聘任自己的老師以及一眾師兄弟。

那麼,端木賜為什麼還顯得不是那麼高興?這個又牽扯到孔丘抨擊晉國那件事情了。

在端木賜看來,在哪做官不是做,有能力當官,選擇在晉國之外的列國當官,一樣可以進行證明。

可是,端木賜又非常明白一點,自己的師兄弟有官做就很慶幸,哪有挑三揀四的機會。

因為心情非常矛盾的關係,導致端木賜的表現顯得比較奇怪。

仲由是一個直性子的人,看到端木賜的神態,說道:“若是老師不喜,子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霓虹下的茅山道士

叄思大象

亂入神話

雙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