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6章 人不知禮,與禽獸何異?,春秋生存指南,榮耀與忠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晉國的先賢士燮早就提到了“國無敵,恆亡”這一個觀點,後來孟軻(孟子)在自己的《告子》一篇中採用了士燮的觀點,用過“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的說法。
士燮是誰?他是範氏,曾經是範氏之主,活躍在晉文公和晉厲公時期。
這位士燮擔憂範氏會捲入晉國各個卿位家族的內亂,用絕食的方法自殺,果然讓範氏躲過了晉厲公在任期間的內亂。
士燮的兒子士匄繼任範氏家主之位。
士匄領導範氏在郤氏滅亡之後大肆獲利,成功讓範氏成為續郤氏之後,晉國內部最強大的那個家族,才有了士鞅後面的狂霸酷拽屌炸天。
晉人比列國所有人都更清楚需要一個敵人,沒有來自外部的敵人,內部的矛盾就會壓不住。
要是觀看晉國的歷史,會發現晉國每一次內亂爆發都是在失去外部威脅之後。
貴族肯定要讀史,差別就是讀了之後有沒有獲得什麼感悟,有人讀了個寂寞,有人能從中獲得一些借鑑。
智宵用笑聲在展現自己的高興。
在高興什麼?反正不是在對齊國展示不屑。
魏駒、韓庚和趙毋恤或許不瞭解智宵為什麼發笑,只是跟著笑一定不會錯。
其實,智宵高興的是齊國在圖強,能夠對晉國起到威脅,迫使晉國內部壓下矛盾,有利於智氏的諸多意圖。
以現在的國際關係,齊國最大的敵人已經不是晉國,變成了迅速交惡的吳國。
因此,智宵比較樂意齊國圖強,好在接下來與吳國的交鋒中更堅挺一些。
換句話說,若是齊國一推就倒,一旦齊國被吳國解決,吳國有了靠譜的小弟或前進基地,才是晉國要面臨的麻煩。在這種前提下,齊國當然是越抗揍越好。
等待齊國與吳國分出勝負,又或者兩國休戰,到時候智氏與魏氏應該已經合作瓜分了晉國,哪怕齊國與吳國健在,一再交鋒之後的齊國和吳國也會是虛弱狀態。
跟著智宵大笑的魏駒、韓庚和趙毋恤三人,他們則是純粹不擔憂齊國想要蹦躂,有信心將想要蹦躂的齊國重新摁回去。
“回去罷。”智宵率先提議。
魯國、衛國、鄭國和齊國的人先後到來,作為東道主的晉國肯定要安排相關的迎接程式,一般不會由晉君午出面。
當下是智氏負責與衛國、魯國進行邦交,晉國這邊出面迎接兩國之君的人可以是智申,也能是由智宵負責迎接。
鄭君和齊君?源於幾個卿位家族中沒有專門負責與兩國邦交,講道理該由晉國公族中有分量的封君進行迎接,奈何晉國公族已經沒有拿得出手的人物。
智申前去迎接魯君宋。
智宵則是去迎接衛君輒。
在期間,魏氏爭取到了迎接鄭君勝的任務,迎接齊君杵臼的任務則是被趙鞅搶了去。
在這個“禮不可廢”的時代,以為魏氏和趙氏只是搶到了迎接的任務嗎?不是的啊!
有了這一次迎接,等於是建立起了溝通渠道,以後任何家族想跟鄭國或齊國接觸,首先就要考慮魏氏和趙氏的態度。
那樣的話,魏氏和趙氏就有更多的機會,能夠成為專門跟齊國、鄭國進行邦交的家族了。
在晉國仍舊是霸主國的前提下,以為邦交只是邦交那麼簡單嗎?列國每年都需要給晉國上貢。
負責進行邦交的家族,他們擁有決定上貢品類與數量多寡的權力,稍微操作一下就進行截留,用那些物資來壯大自己的家族了。
晉國的卿位家族一再變強,跟這些家族專門負責對外邦交就是關聯之一。
不是那樣的話,郤氏的郤錡用得著出使魯國,跟魯國談不攏上貢額度,鬧到回國之後聯合眾卿大夫出兵攻打魯國嗎?
當時的各個卿位家族願意出兵就一個原因,不允許魯國有任何的拒絕,帶頭壞了既定的邦交規則,避免其他列國有樣學樣。
“代寡君問候衛君。”智宵對著看上去只有十五六歲的衛君輒行禮致意。
那個“寡君”就是本國之君的稱呼。
衛君輒先用好奇的目光打量了智宵一小會,笑得非常溫和,應道:“母親時常提到足下,言及足下到衛國作客諸事。今日得已親自見到足下,寡人甚是喜悅。”
怎麼是用“足下”來稱呼智宵,不是用“晉卿”了呢?
不是因為“任”這個地方有好多位晉卿,只是說明衛君輒想用私交的方式進行過交流,不想搞得那麼正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