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8章 儒的區別,春秋生存指南,榮耀與忠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孔丘的那一套不適合列國是很多諸侯以及重臣一再強調的事情,導致孔丘在魯國失去官職並被驅趕之後,四處遊歷並且求官沒有所獲。
那麼,孔丘提出的理念是什麼呢?概括起來就是追求禮制。
其實追求“禮制”並沒有什麼錯,周旦就是用“禮制”來治國,周王室被治理得很好,並且著作《周禮》來成為管理眾分封國的典範。
可以將《周禮》視為最早的“依法治國”,原因是《周禮》裡面對什麼人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羅列了很詳細的限制,只不過是用“束之以禮”的方式進行規範。
事實上,孔丘最為崇拜的人便是周公旦,並且視為偶像和聖人。
然而,孔丘所追求的“禮制”跟周公還是存在不同,不同的地方在於孔丘的追求很多屬於“天方夜譚”的級別,說難聽點就是不切實際,屬於永遠不可能達成的理想。
到了春秋晚期階段,各諸侯已經能夠感覺到來自外部的壓力,無比迫切地想要解決,他們想要的是能夠強國或強軍的人才。
孔丘肯定懂得強國的知識,要命的是沒有實施的空間。
在強軍方面?或許孔丘就一竅不通了。
不懂強軍?尤其孔丘沒有納賦的履歷,講實話就是顯得極為不貴族。
在春秋時代,沒有納賦的經歷,真的顯得相當致命,一張嘴巴再能說得天花亂墜,任何一點相關戰績都沒有,在這個“軍”和“政”不分家的時代,不會有君王去真正產生信重。
對孔丘還有一個更要命的地方,魯定公任用孔丘當魯國的司寇,結果孔丘只做了本職工作一年不到的時間,後面去專門參與政鬥,並且還給鬥輸了。
司寇是幹嘛的?負責治安的一個官職。
沒有看清自己小胳膊小腿的本質,頭鐵地莽了上去。
害得效忠的君主最後一點點權威都丟失,乃至於連尊嚴都被喪盡。
敢問,哪位君主願意接受這麼一位有不切實際理想,看不清雙方的實力差距,頭鐵到能把君主害死,等等有負面功能的人?
楚君軫確實想過要邀請孔丘到楚國為官。
楚國令尹子西在調查孔丘的背景以及人生履歷之後,找到楚君軫進行一系列的闡述,最終楚君軫一再權衡沒有派人去邀請孔丘到楚國為官。
孔丘不請自來,到楚侯之後找了個地方棲息,或許是在等待楚君軫得知自己在楚地進行邀請,等來等去沒有等來楚君軫的邀請,搞起主業進行宣講。
楚國令尹子西認為孔丘不適合在楚國當官,不等於全盤否定孔丘的學問,不止勸阻了去找孔丘麻煩的人,還給孔丘的宣講創造了極大的便利。
就這麼說吧,孔丘不是楚人,在楚國沒有產業,楚國不像陳國、蔡國可以任由外來人隨意開荒,以為光靠門徒中的楚人進行供養,以這些門徒落魄到需要千里求學的現實,真的能夠長期養著幾百上千不事生產的人嗎?
楚國令尹子西給予他們創造的便利,不用講其它什麼,僅僅允許孔丘以及門徒開荒這一條,其實就已經夠了。
這些是端木賜等門徒暫時所不知道的事情,後面仲由、公西赤、叔仲武等為智氏效力的人找到智宵進行請求,也就是想派人送一些物資去給老師以及師兄弟,知情的智宵給予了告知。
“今次亦有楚人到‘任’觀禮,屆時你等可尋之詢問。”智宵又給了一個確切的訊息。
仲由率先行禮,道:“謝宗子告知!”
其餘門徒自然也行禮道謝。
在尊師重道方面,一眾門徒被教導得很好。
如果不是那樣,有弟子的老師不少,怎麼不見某老師進行遊歷時有那麼多弟子馬前鞍後,別說在被圍困時弟子寧願自己餓死都不肯老師餓一頓了。
智宵又比較感概地說道:“經此一事,孔門之儒在楚地亦有流傳,於你等而言乃是大喜之事。”
不是假話。
楚國稱王之後,儒學在楚地漸漸進入消亡狀態,後面流傳下去的儒學,便是孔丘等人這一次去楚地創造的成績之一,為後來楚國重新融合進入諸夏文明做了不少貢獻。
中原的其餘列國?當然也有“儒”的存在,只不過是周公之儒,不是孔丘之儒。
還有一個事實,後面的儒生也不全是孔丘的徒子徒孫,哪怕是孔丘的徒子徒孫也分了很多的派別,到西漢時期的“古”與“今”之儒,董仲舒就是屬於“今儒”的那一派,細分叫“公羊之儒”,成功地將儒學打扮成美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