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1章 這就搞笑了!,春秋生存指南,榮耀與忠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智宵所處的時代有什麼賢才嗎?講實話真的不少,只是青史留名的人大多是大貴族出身,例如列國的頂級貴族之類,少數則是取得輝煌戰績的人,諸如非大貴族的孫武、司馬穰苴這類人,像孔丘其實在當代就是個邊緣人物。

後世之所以讓孔丘出名,乃至於最終成聖,跟孔丘在活著的時候於國有功無關,說到底就是徒子徒孫爭氣罷了。

事實是什麼?孔丘活著的時候就沒有辦成過多少事,一生多數時間在教書育人,剩下的則是在顛沛流離。

然後,田氏竟然不是一個大貴族?他們出身陳國這種弱國,開枝散葉也就去了齊國的那一支發展得最好,哪怕齊國田氏發展不錯,他們在當代與其他大家族一比,不說什麼判若雲泥,真的就顯得很一般了。

因此,同屬于田氏的孫武與司馬穰苴,他們真不能說是大家族的出身。

如果智宵不是在春秋時代重生了兩次,以現代人所學習又接觸的資訊,不可能多麼瞭解春秋晚期的歷史事件,大多數人可能只知道智氏滅而趙、魏、韓立國以及吳越相爭,其餘歷史事件大概是不知?

有哪些名人,應該對孫武、西施比較耳熟能詳,問還有其餘什麼名人,大概只剩下滿臉茫然了?

兩次見證歷史的智宵所知道的名人其實也不多,主要是那些人的舞臺就那麼大,非大才很難突破天花板,自然而然也就很難創造出值得大書特書的事蹟。

智宵不能釋出求賢令,能夠做的只是派人前往某處拜訪某人,用聘任的方式邀請那人到智氏效力。

為什麼不能發求賢令?首先與智宵的身份地位無關,受限的是會讓所有人知曉野心,再引發野心家之間的內卷。

其實,智宵釋出求賢令極可能壓根無法求到什麼賢才,效果只剩下所有諸侯聯合起來針對,各個大家族孤立智氏。

“我成功招攬范蠡屬於幸運,想再獲得范蠡級別的大才,光靠求賢根本辦不到,還不如用敲詐的方式逼迫諸侯將人才送上來。”

“在內政的相關方面,范蠡可以使用,冉有的能力不差,似乎宰予也可以用一用?”

“無法招攬端木賜顯得有些可惜,只不過強求不得。”

“另外那些證明過自己能力的人,他們與端木賜的性質一樣,除非滅掉他們所在效力的國家,要不然根本沒有可能納入我的麾下。”

這是怎麼回事呢?現實就是,有條件證明自己的人,他們都與某個諸侯國繫結,大多數還是列國的公族成員。

陳國就那麼一個,陳國媯姓也是首個大肆將公族成員散到列國的家族,論起來純屬是被楚國給逼得。

楚國控制陳國已經長達百年以上,陳國的要職基本由楚人擔任不提,一些展現出才能的媯姓留在陳國除了暴斃就是失蹤,類似的情況多了,再遲鈍的人也意識到什麼情況,不逃留下來等死嗎?

出身是某國的公族,以三觀而論天然需要為國效力,錯非在內鬥中失敗,用叛逃的方式投奔其他諸侯國,只會留在母國竭盡所能掙扎或是乾脆蹉跎一生。

有那麼一點,智宵哪怕在春秋時代重生了兩次,每每回想起來卻想不出該時期的秦國出了什麼能人。

沒有嗎?還真的沒有啊!

秦穆公讓大臣陪葬影響了秦國兩百年以上的時間,不止外部的人不敢前往秦國出仕,內部有能力的人也不敢展露自己的才能,怕的就是某天被指定跟隨殉葬。

從“新田”出發,歷經一個月有餘的智宵再次抵達“梁(少梁)”城。

他們抵達的時候,氣候已經是大雪紛飛的時節了。

“拜見宗子。”

范蠡、宰予、等等前往秦國偵查的人,他們先後返轉回到“梁”城,最晚回來的人也是在兩天前抵達。

智宵當然不會跟他們在城門口冒著風雪暢聊,互相問候便進城了。

“一路走來,得見各處黎庶安居,便是雪季亦有伺候田畝之人,心中甚是歡喜。”

“僅不足一年,所見田畝增加無算。此我等大功也!”

“尚不見去歲秋收錄冊,亦知收稅頗豐。”

“今歲定有餘糧使之兵,只是不知諸位有何報我?”

智宵是真的為遷徙之後狀況良好感到歡喜。

儘管春秋時代的人們不排斥遷徙,乃至於習慣時不時的遷徙,每一次遷徙想要重新穩定下來的耗時仍舊很多。

智氏和魏氏都進行了大規模的遷徙,涉及到的人口總數量超過百萬,換作其它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霓虹下的茅山道士

叄思大象

亂入神話

雙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