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9章 一石三鳥,春秋生存指南,榮耀與忠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武之所以懵圈,一方面是詫異智宵怎麼能夠那麼篤定夫差會對伍子胥產生猜忌,另一方面細想之後覺得有發生的可能性。

怎麼說呢?吳國和越國現在有相同的情況,兩國的高層有許多來自楚國的投效之人,例如伍子胥、文種、伯噽、范蠡都是楚人。

史書上留下名號的便是上面四位,更多沒有留下名字的人,他們或是因為在楚國遭到迫害,可能也是在楚國不得志,選擇逃亡或投奔吳國或越國。

因為不是本國貴族冒頭的關係,確實更難得到充分的信任,一般是即用又戒備,發生一點什麼小事出現汙點,很容易被抓住不放並且進行攻擊,不管曾經有過多少輝煌和汗馬功勞,最終落得一個悲慘的結局。

只是,孫武對夫差的印象非常不錯,認為夫差是一位有很多雄心壯志的君主,伍子胥為人也沒有囂張跋扈的屬性,心裡不免產生了太多的疑問。

“智宵的身份決定了一點,他絕對不會無的放矢。難道是晉國發現了什麼?”孫武心想。

因為現在基本沒有留客過夜的習慣,智宵招待孫武一塊用了晚食,再親自將孫武送到府宅大門。

智宵轉身回去,回自己生活區域的半途,得到了智躒的召喚。

“對於前往吳國一事,你如何看待?”智躒這幾天一直在思考關於吳國那邊的事情。

智宵已經有詳細的考慮,答道:“孫兒以為或可往吳國一行。”

得到答案的智躒沉默了兩個呼吸的時間,再次問道:“為何?”

智宵簡約地回答:“吳國崛起之勢難改,必將挑戰我之霸權,親自前往一觀,可為日後早做準備。”

晉國與吳國交往了一百多年,早就摸透了吳人的思維與三觀,智躒怎麼可能不知道吳國突然間對晉國熱情是因為什麼。

曾經,吳國能夠打贏楚國的時候,他們會變得無比膨脹,覺得天老大他們老二;一旦吳國又輸給了楚國,他們就會哭著喊著來晉國請求各種支援。

吳國不是剛剛在“蕞李之戰”敗給了越國,尤其是連君主都戰死了嗎?這個時候,想來吳國會擔憂越國乘勝追擊,並且害怕楚國那邊加入討伐。

是不是又到了吳國需要扯上晉國這張虎皮的時刻,才又讓吳國君臣想起原來自己在中原有個宗主國了呢?

智宵也是確切知道智躒的病情已經康復,再來就是趙氏與範氏、中行氏重新撕扯,認為晉國內部短時間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願意花上四五個月的時間親自到吳國進行觀察。

天下列國當前確實需要正視吳國,智躒也清楚接下來挑戰晉國霸權的國家會從楚國變成吳國,還是很贊同智宵親自前往吳國觀察的必要性。

“你且攜帶三百名甲士與兩千七百名健卒前往。”智躒覺得這些護衛都算少,怕衛國、宋國、吳國胡思亂想才剋制著沒有給智宵增添更多的人手。

智宵將盤算說了出來,道:“孫兒想邀請韓庚、魏駒一同前往。”

“如此甚好!”智躒覺得這是一石三鳥,能夠再次孤立趙氏,還能交好魏氏與韓氏,並且給了吳國極大的面子。

其實,晉國這邊的卿位家族核心人員出門攜帶數百上千人挺正常,主要是不帶足夠多護衛真的很容易出事,再來也是展現自己強大的一種方式。

畢竟,有些袖珍諸侯國的全國兵力也就兩三千,更多的家族連族人和屬民算上是差不多的數量,卿位家族的核心成員出行帶上數千人,差距一下子就顯現出來了。

晉國這邊出動三位卿位家族的絕對核心成員前往吳國,期間少不得會參加喪禮。這是任何諸侯喪禮都沒有的排面。

後面,魏駒和韓庚也先後答應了智宵的邀請。

只不過,作為吳國使節的孫武還要親自再去邀請,主動給予魏氏和韓氏臺階,免得好像是魏氏和韓氏主動湊上來一樣。

在半個月後,智宵與魏駒、韓庚在“新田”的南城門會合,少不得有將要轉道回國的孫武等吳國的相關人員。

“僅是出行,便有萬餘士兵隨行,晉國之富……”伯噽一副太明顯的酸溜溜。

智宵帶了三千名士兵,隨從以及侍女加起來也有六百餘人。

魏駒同樣是攜帶了差不多的人數,護衛不低於三千。

韓庚是比較低調的人,只帶了一千五百名護衛,僕眾也只有不到三百人。

所以,晉國三個卿位家族並沒有出動萬人之多,不知道伯噽是無法正確目測,還是隻說出一個虛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霓虹下的茅山道士

叄思大象

亂入神話

雙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