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蔥大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章 借雨成蝗顯秘術,仙緣錄,不吃蔥大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家的黑狗更是焦躁不安,姚六開了大門,村裡也有一些人家到了街上,想必都是給這狗吠聲吵得難以成眠,此刻天色微亮,因著連日的陰雨,並不見一絲陽光,有那眼尖的村民卻指著西南方向大喊:“快看那邊是什麼?”
眾人順著往那方向看去,只見天邊黑壓壓一片雲平鋪了過來,隱隱有風捲狂沙的聲音,眾人只道來了暴風雨,紛紛要將門窗緊閉,可過了多時,那黑雲卻停在村外西南方向一般,並不見往村裡挪動,只是也並不曾褪去,而那沙沙聲更響,街頭巷尾三三兩兩聚集的村民也是大為不解,姚六忽的喊了聲不好,身邊人都向他看過來,姚六臉色難看,喃喃道:“莫不是鬧了蝗災!”
“不應該,今年雨水充足,又不是大旱的年景,怎會鬧起蝗災,老六你可別瞎說了。”村民都道是姚六思子心切,以至於神志不清了才說的胡話,卻不想話音未落,有幾個村民卻慌里慌張跑過來,一邊嚷嚷著:“不好了,是蝗災,是蝗災啊。”
當下一片譁然,這幾個人稍早時候到村外去探看,不想見到四下田地裡到處都是蝗蟲,此刻蝗災最重的地方還在西南方向離此地四五十里路,不過這東西啃食莊稼極為迅速,所過之處草木不剩,遇上蝗災可是片刻耽誤不得。
村子裡炸開鍋一般,村民急得團團轉,卻又無計可施,有些人家已經開始收拾東西準備逃荒,說起來也是無可奈何之事,蝗災本不多見,可一旦撞上便是無計可施,蝗災過後若非朝廷撥糧賑災,村民們便只有四處投親奔友,外出逃荒。
姚六眉頭緊鎖,轉身就要往回走,不提防身後正有一人將他攔住,那人是個道士的打扮,雲襪布鞋,一身灰白道袍,低挽髮髻,斜斜插了一根爛銀髮簪,姚六細看時,見這道人細眉鳳眼,唇紅齒白,方口闊耳,一副仙風道骨模樣,不由得想起當年送給姚芝玉墜的那個道士,只是眼前這位卻並不相識,姚六隻當他認錯了人,那道士卻施了一禮,道:“姚公莫走。”
姚六頓足不解,問道:“仙長怎知小老兒名姓,恕我眼拙,你我卻似乎並不相識。”
“姚公不認得貧道並不稀奇,貧道向來雲遊四方,也曾遊歷至此,僅是兩年前才在離此地西南六十里小倉山上的清月觀落腳。”那道士娓娓道來,言辭懇切,“昨日貧道在觀內打坐,忽覺一陣心驚肉跳,貧道也略懂些卜卦之術,算來此地今日當有天災,雖有解救之法,只是事在人為,貧道實在不忍冷眼旁觀,這才至此,方才經過田間牧野,已有大片良田被蝗蟲啃食殆盡,若不早些施法補救,只怕方圓數百里村民都要出外逃荒了”。
這時候周圍還有一些村民未及離去,聽得有補救,心中大喜,忙湊上來將姚六和那道人團團圍住,紛紛詢問補救之法。
那道人略微一笑,道:“這補救之法嘛,說起來也不難,只要貧道施法,借些天兵天將來,此劫可解無憂。”
“那就請仙長快些施法吧。”村民紛紛請求,若在平時,雖然鄉野村民矇昧愚鈍,容易被人矇騙,也多信鬼神之說,卻也不見得像此刻這般聽風就是雨,只是如今蝗災已成,這才慌了神,眼見著這道人便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
“各位莫急,貧道做法雖然艱難,可是修道之人本當有濟世救人之心,那也不算什麼,但,貧道尚需向這位姚公借一物,方能施法,否則即便拼上貧道一身修為怕也是無濟於事。”
姚六心裡就是一顫,低聲問道:“小老兒也就是一莊稼漢,能有什麼物件可借給仙長,仙長不要玩笑。”
“卻不是玩笑,敢問姚公家小女可是戴有一玉墜?”
姚六心裡驚訝不已,張大了嘴,待要撒個謊,然而想起天災在即,卻也不敢再耽誤,回道:“不錯,這玉墜還是當初路過此地的仙長所贈,說是能祛病消災,說起來仙長可能不信,前年小女得了一場怪病,多虧有了這玉墜才得以保命。”
“貧道自然相信,那玉墜本就是個稀罕物件,確有辟邪消災之用,所以貧道此次施法還需借用此物,姚公能否應準?”
姚六話一出口便自後悔,暗罵自己糊塗,此刻不想借出去只怕也不成了,周圍這麼多人聽得明白,若是惹得這道人惱了拂袖而去,將來他姚家便成了這方圓數百里的罪人。
強壓下心中的困惑與不甘,姚六折回自家。聽聞要將姚芝所戴的玉墜交給那來歷不明的道人,王氏本不願答應,可是姚六將其間厲害說的清楚,王氏也無可奈何,何況姚文夫婦也在一旁開解,“所幸那道人只是在我們村子裡開壇做法,若是小妹有什麼不妥,咱們立即便將那玉墜討要回來,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