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引進預想
頑主宋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5章 引進預想,重生:從小科員直達巔峰,頑主宋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十一月,經過兩輪審理,省高院對中泉科公司案進行了終審判決。
張政禹在網上草草看了一眼,大概就是招搖撞騙罪之類的,判了二十多個人。
省公安廳專門打了電話,向張政禹致謝。說當時中泉科公司的幾個人已經聯絡好了境外洗錢的途徑,就準備在南省這幾個城市都幹完之後,將非法所得轉移出境,要不是張政禹及時發現,直到抓捕時,中泉科公司騙取的資金還在國內沒來得及轉移,十多個億的國有資金和群眾的血汗錢就要被套走。
張政禹拜託公安廳,幫著催催法院,把追回的資金儘快返還,市政府給受害群眾墊錢都快把財政墊空了。
現在張政禹最關心的,還是經濟建設的問題,齊州到底還是一個農業市,各縣市區都沒有拿得出手的大型產業,而農業的附加值實在是太低,長期這樣下去,群眾無法致富,政府的財政收入也一直上不去。
一個城市能否有發展未來,主要還是幾個原因:教育的優良程度,交通的便利程度,文化的深厚程度,工業基礎的紮實程度。
而很明顯,齊州都不具備這些要素。
副市長王慶宇開了幾次集智會,效果都不好,大多幹部還在圍繞發展農業發言,提出要開發特色農產品,殊不知這些產業早在90年代,就被張政禹玩過了。
張政禹堅決反對再繼續在農業上發力的想法。理由也很簡單,齊州是全省糧食供應大市,主要抓的是糧食供應,而不是農業品牌建設。想要打造一個新的農業品牌,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最讓張政禹擔心的,是底下會不會把市裡的決策執行走樣,市裡說支援發展玉米生產,到了村裡,村幹部就敢讓農民把稻田拔了全部種玉米。
這種層層加碼是屢見不鮮的,不僅不能促進經濟發展,反而讓農民利益受損,導致幹群關係緊張。
張政禹琢磨了幾天,把眼光放在了一個新的產業上——手機制造業。
09年的手機市場正是群雄爭霸的局面。
蘋果剛釋出了3gs手機,在中國市場還屬於名不見經傳。摩托羅拉n97、諾基亞xt702在全世界爆火,htc也不甘示弱,接連發布新機。
如果以當前的眼光看來,這些世界工廠幾乎已經把手機領域的蛋糕瓜分殆盡了。但是張政禹知道,隨著智慧手機時代的到來,這些傳統的手機大廠即將迎來一次洗牌。
諾基亞、摩托羅拉這些老牌手機廠商徹底折戟,htc黯然離場。而國產手機品牌將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中華酷聯”系列品牌橫空出世,以及各種自研安卓手機的中小品牌廠商緊隨其後。
而在南省,還沒有一個城市率先把移動通訊裝置製造業的大旗扛起來,張政禹想做這件事。
此時華為的全年銷售量已經突破兩千萬臺,再去和華為談就有些不合算了。
張政禹把目光投向了小米公司。此時的小米還沒有正式成立,但2010年,小米就正式成立了。
最讓張政禹看中的還不是小米的手機份額,而是未來小米的一系列只能家居系統,如果能把小米的組裝線留在齊州,未來齊州可能會擁有一整套智慧家居的生產和組裝線。
全省沒有哪一個城市有這樣的工業優勢。
王慶宇覺得張政禹簡直是異想天開,齊州根本沒有製造手機裝置的相關技術,這時候貿然引進一個手機制造企業,當地提供不了任何技術支援。
而張政禹的思路不一樣,沒有製造技術,可以做手機組裝,從低端加工業做起,等後期整個產業鏈條成型後,再把一部分加工製造的相關產業遷過來,就能在市裡形成一條完整的智慧手機制造產業鏈。
只要動起來就有產業,不動就沒有產業,這是張政禹的理念,現在齊州的狀態,扒到碗裡就是菜。
張政禹讓王慶宇關注一下,大概明年四月份有個小米公司會成立,董事長姓雷,只要這個公司成立,市招商局第一時間要帶隊拜訪。
王慶宇心裡直犯嘀咕,沒聽說過有這麼個做手機的企業,不會是張政禹的親戚吧?
張政禹已經決心要引進手機制造產業,但是選址放在哪還沒有確定,因此市裡為此專門開了一個會,商量專案選址問題。
儘管現在專案還沒有立項,企業也沒有確定,考慮選址問題只是虛空打靶,但是三個下屬城區都已經蠢蠢欲動。
會後,濱江區區長劉彥藉著彙報工作的檔口來找張政禹,希望市政府考慮將園區落地在濱江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