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幹部督查
頑主宋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8章 幹部督查,重生:從小科員直達巔峰,頑主宋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政禹還是藉助了上一世的經驗。
“紀委監督幹部,誰來監督紀委?”這個問題已經成為了時代之問、必然之問。
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管紀律的隊伍裡也會有蛀蟲,這是必然。
張政禹在會上提出的建設紀檢幹部督查室的思路,獲得了省委領導的一致認可。
成立這樣一個機構,既不增加原有職數,又解決了紀檢隊伍內部監督的問題。
何長安接納了這個建議,要求就從省紀委開始,先做一次試點看看效果。
而經此一事之後,張政禹也想明白了,工作中安全比什麼都重要,上一世自己站在科員的角度,只看到了上面的風光,卻忽略了潛在的危險。而事實上,哪有完全的風光,只不過忍受了背後的風險罷了。
但不得不說,林政的訊息還是有一定的準確性,年底之前,唐璐志被調到豫省任省委副書記、副省長、代省長。
這是整個南省官場的一次重新排位佈局,原有的權力結構被完全打破。
臨走前,張政禹給唐璐志打電話:“唐書記,明天我送送您?”
“不用送我了,我坐火車過去。你記住了,我走以後,你不比我在的時候。不要那麼急躁冒進。團結大於天,這話對下,也對上。”
“謝謝您的教導,政禹謹記在心。”
年底的兩會上,陳其安被免去省長職務,當選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這種權力結構的變化,從馬忠德到江東的時候,張政禹就看出來了。不論人事結構怎麼變化調整,在南省有兩件事情是不變的——不論誰當行政一把手,都會緊緊將陵城、江東兩個地級市攥在手裡。
如果這兩個地市的一把手突然空降了一名不屬於書記、省長任何一系的幹部,就說明全省的幹部系統要大調整了。
而這一年兩會,城東區的gdp也突破千億,正式邁入千億都市強區行列。要知道2008年,整個南省gdp才剛剛1.8萬億,可以想象城東區的勢頭是多麼強勁。
在這次兩會上,南省也迎來了新的省委副書記、省長曹力軍,國家發改委下來的。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張政禹今年剛拿到省人大代表的身份,趁著兩會的當口,張政禹跟著鄭一鳴,去曹力軍的酒店房間彙報工作。
曹力軍方臉盤,身材微微發福,頭髮向斜後方梳的絲絲分明。
鄭一鳴簡單的介紹了一下自己,領著張政禹進了房間。
曹力軍給了張政禹很高的評價:“你早期關於營商環境的論述我聽過,並且在中央的時候專門研究過。我認為這個概念很好,而且與當下能夠緊密結合。現在我們的時代就是商業經濟的時代,無論是工業也好,製造業也好,服務業也好。根本目的就是製造商品,創造消費,歸根結底要走到商業這條路上去。”
“我來之前,璐志省長給你很高的評價。我也注意了你這幾年的施政方針,總體上思路是對的。但是呢,這幾年城東也是借了奧運的東風,有沒有一個長遠的、可持續的發展策略。這個問題要想一想。”
張政禹拿著筆,一字一句的記錄。
等曹力軍說完,張政禹才道:“省長教導的是,我現在也有一個初步的構想。目前城東區的網路商務已經比較成熟,但是獨木難支。我希望利用這方面的優勢,拓展製造業發展。”
曹力軍點頭道:“可以大膽嘗試。另外,也不要著眼於一時一地。你們鄭市長也在這,一個市不能只有一個強區,你們江東要做出幾道硬菜,各區縣之間要協同發展。包括和各地市州之間,也要加強協作。總之今後有什麼需要省裡支援的,只管提。”
出了房間門,鄭一鳴問道:“你在曹省長面前誇了海口,製造業這一塊,你準備怎麼幹?”
“市長,我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汽車裝備製造業,一個是電動汽車工業。”
“電動汽車?”鄭一鳴有所耳聞,但是不太瞭解。
2003年,電動車就已經在全國逐步鋪開,並且流行起來,但是說到電動汽車這一塊,雖然相關學界有一些相關研究,但是對於究竟能不能實現投產,這一塊一直沒有定論。
畢竟市場上沒有一家汽車製造商,目前能夠實現這個目標。
“市長,既然電池能夠驅動兩個輪子,就肯定能驅動四個輪子。我們有良好的工業基礎,汽車裝備這一塊我們不成問題,而且落河鎮是最偏遠一個鎮,除了搞農業,什麼產業都沒有,我準備劃出一塊來搞汽車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