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武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章 家國危弱女作質 天下亂強梁橫行(己),殷紅雪白,沈武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年來,安同居鄴都主持,販運秦國河東鹽入境,竟為所害,乃至國庫空虛!”
“彼安同者,本遼東人,家君與叔父入塞伐冉閔時,隨軍入薊城。後似因草原商旅,自西域來河北,路經盛樂或平城,為代王有意招攬,遂為代王遊說富商巨賈,安同遂為代王,經營代地與河北間貿易。國都遷鄴,安同復隨入鄴。據侄所知,彼不但私販秦鹽入境,且為代王刺探!大燕國事,機密與否,皆為所知!如此而不驅逐,大燕諸軍國大事,機事不密,便恐是常事!”
,!
“安同為人虯鬚,高鼻深目,目睛灰藍,有似死魚之眼。自言高祖安清,字世高,本是安息國太子,以安息國受西土大秦國攻伐,而以侍子來至中國,時當漢桓帝時。我聞自稱得自西域客商之長老言,‘西來者多知安息事。彼安息國,即今西域城郭諸國以西之波斯,兩漢以來,歷與中國交往,故安世高乃以其太子來至中國。然西來者大抵以為,當漢桓帝之時,安息國已為西土大秦國所滅,安世高乃亡國之餘,否則何以太子為侍子?且安世高便於中國娶妻生子,老死華夏,至死不曾歸國。’安世高乃漢魏以來名人,崇信佛教,譯有佛經數種,傳聞晚年遁入空門。叔父博聞強識,世高之事,必是叔父所知。安同自稱世高玄孫,或非假冒。漢末大亂之際,世高奔遼東,後無重返中原傳聞,便是留居塞外無疑。漢末至今,歷數代而有玄孫,自無可疑。惟世高名人,晚居遼東,塞外自是多聞,故安同以西域胡人之後,冒稱世高之後,亦非不可有!”
慕容楷信中講畢慕容鶯被冊封為和親公主之原委,及安同之事,最後感慨道:“國事若斯,舉步維艱。叔父廢處中山,不意今又橫禍突至!侄兒憂心如焚,痛銘五內,不知所言!惟祈叔父珍重,再三再四!”
此時慕容垂見到與詔使同來之崔宏,可謂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然知詔命不可違,雖恨崔宏陷害愛女,此刻已無可挽回!慕容垂十分不忍愛女和親代國,嫁予於他亦本是姑父之老代王拓跋什翼犍!如此一來,他由什翼犍之原配妻孃家侄兒,變成了什翼犍之妻父,真是荒唐!尤其愛女嫁如此老於自身或亦有十歲之衰翁,慕容垂之痛苦與不忍心,自不待言!至此無可轉圜,詔命催逼,不得不明日取道,便赴代北!慕容垂只能認命,卻也欣慰於可自往送親,免得憂心路途遙遠,無得力且盡心之人照拂。
二
遼西歌
大遼水,錦山下,天似穹廬野茫茫。風蕭蕭,月如鉤,情郎牧羊人未歸!風蕭蕭,月如鉤,問誰情郎何處邊?
——作者按:此《遼西歌》之作者佚名,乃晉時遼西民歌,曲調與北朝民歌《敕勒歌》相似。(注:此歌自是作者假託為當時民歌,實為作者依《敕勒歌》仿作。敕勒或亦是鮮卑,且《敕勒歌》無疑在北朝時,流行於長城塞外之陰山草原,只怕不是敕勒一族之民歌,而要視之為北朝時生活在陰山草原的一眾遊牧民族的共同民歌,而十六國至北朝時期,鮮卑族即今錫伯族,乃草原霸主,正如匈奴透過征服與結盟統一中原以北的大草原之後,原有的多個遊牧民族,便都自稱匈奴。而自東漢時南匈奴南徙,北匈奴西遷之後,大草原出現權力真空。漢桓帝前後,鮮卑部落酋長檀石槐,越過大興安嶺即鮮卑人所稱之大鮮卑山,進入大草原,佔據了匈奴故地,嗣後大草原上諸遊牧民族,皆自稱鮮卑,這樣的遊牧民族有多個,包括但不限於敕勒、高車、丁零等,即便是統一中原北部的北魏建立者鮮卑拓跋部的北方最大對手柔然,也未必沒有近塞部落,自稱為與北魏統治者同族之鮮卑。因為柔然雖繼鮮卑之後統一了大草原,但也和之前冒頓單于的“匈奴帝國”和檀石槐的“鮮卑帝國”一樣,只是個鬆散的部落聯盟軍事帝國。柔然可汗正如匈奴單于,只是一個名義上的共主,各部落內部及其外交上,自然仍是如柔然統一大草原之前一樣,各自為政。故北朝時那些因為近塞而歸附北魏王朝的柔然部落,便難免自稱鮮卑,以既向北魏投誠示好,亦表示與柔然絕交,割袍斷義,皆取決於部落酋長!而本與柔然不同民族的敕勒、鐵勒、高車、丁零、突厥等,自然會更加毫無心理障礙地,自稱是與北魏建立者同族的鮮卑,以在柔然稱霸大草原的時代,獲得中原王朝北魏的庇護!所以草原遊牧民的民族屬性,實在是不可靠的!首先因為遊牧民的文化,極具地區趨同性,所以很難從文化上去區別一個人是鮮卑還是其他民族。這一點對於鮮卑拓跋部統一中國北方十分有利,在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王朝以前,十六國中強國有三,羯族的後趙,是個華北國家;鮮卑慕容部的前燕,則跨兩遼——遼東、遼西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