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武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章 家國危弱女作質 天下亂強梁橫行(丁),殷紅雪白,沈武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己身嫡長子爭奪遺產,又因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禮法變得嚴格,報嫂被視為亂倫,於是漢族便漸漸消除了報嫂之俗。
另外漢武帝雖行推恩,但那只是諸侯之家即貴家,百姓家富戶出於財產集中有利於兼併土地,崇尚禮法計程車大夫之家出於人倫大防,便雙雙取消了諸子即庶子的繼承權,遂使田宅為主的財產,和士大夫官宦之家擁有的爵位,都集中至嫡長子之手,其餘諸子淪為貧民,乃至為嫡長子傭耕。這種本與分封相輔相成的周禮制度,被迂腐的漢儒奉為圭臬——當然,實質是財產集中有利於進行土地兼併,因為財力越雄厚,就越能以低價批次購入土地,從而使嫡長子家越來越富,久而久之,就成為富甲一方且權傾一地之豪強!而官宦之家保證其爵位傳承有序,也能在朝廷和地方上獲得鐘鳴鼎食之家的名望,久之便為士族。士族在其籍裡既有名望,又世代做官,輔之以貪墨,自然既貴且富,也成為豪強之一種。雖然豪強總是大族,但身為嫡長子之家主的叔伯及兄弟,其實都無餘財,往往淪為家主的奴僕。故古代稱家裡的奴婢為家人,如我們今日之稱親人,正是因為奴婢的來源之一,便是親人及其配偶和子女。於是到了豪強掌握無論朝廷與地方的東漢,士庶即士族與庶民,便天隔起來。不但平民無社會地位,不能與士大夫通婚結交,便是本來同樣出身士族的非家主者,如果老家主將田宅統統交付嫡長子繼承,新家主上位後,其庶出兄弟便會淪為寒庶,只一母所生即同為嫡子者,可分得一份遺產。因此六朝士族如河北兩家崔氏——清河崔氏與博陵崔氏,雖皆士族,追根溯源,則同出春秋之齊國大臣崔杼,卻也有高門與寒庶之分,清河崔氏為一等高門,博陵崔氏在北朝只是二流門第,被同姓本家清河崔氏蔑稱為“寒崔”。總之中原因娶寡嫂而收養兄長之子,若己早死,本是其嫂的夫人或如夫人,便很可能以家中老太君之地位,以其自身好惡,不顧禮法,將後嫁之夫的財產包括爵位,賦予其親生之子甚至與前夫所生之子!出於這種考慮,漢族便漸漸不復報嫂之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按現代人類學,古代遊牧民收媳、報嫂、妻後母之風俗,或存在於所有各種型別經濟生產方式的社會,原始農耕社會恐亦然。如收媳,即翁父也就是公公納兒媳為妻妾,唐代作為中原王朝,皇室亦有例子,即唐玄宗納兒媳楊玉環為妃。至於妻後母,唐高宗納其父之妾武才人,亦即後來成為高宗皇后的武則天,便是例子。不過李唐王室這種收媳、妻後母之事,有可能是草原遺風。按陳寅恪言,李唐先世,或本為胡人。
草原上此類事常發生,只是體現為古代遊牧民不重昭穆輩分,不重昭穆輩分,是他們體現出來的一種遊牧社會的現實狀態,亦即真實情況,但不重昭穆輩分,絕不是古代遊牧民妻後母、收兒媳的原因!按現代人類學,只怕所有的原始人都是一樣,不獨遊牧民如此,農人未必不是一樣。而那時候,民族是尚未形成的,民族是文明化以後才有的!妻後母與收兒媳,無疑和野獸無異,按照文明人類的標準,尚不能算真正的人類,又哪有民族可言!民族是文明化了以後,因為民族文化逐漸形成,民族才慢慢形成,才產生出多種多樣的民族。但原本世界各地的原始人,只要不是不同物種,並無差別可言!
當然,原始人不是不講倫常次序,而是人的意識——作為萬物之靈長的那種高階的文明物種的,區別於任何動物的人類的自我意識,也可以叫作人類作為一個物種,自行決定不同於其他動物的一種個性,即講究人倫次序的觀念,還沒有產生,所以根本就不懂得倫常次序。
至於什麼是真正的人類,也就是最初的人類文明所造成的,不同於動物如螞蟻、蜜蜂、猴群等等的社會那種意義上的文明人,或以自覺的生產為標誌,比如說耕作、捕魚,皆涉及製造工具和生產計劃,還有天時地利人和等方方面面的知識,於是人類和動物區分開了。但高階動物也一樣擁有知識,或者用斯賓格勒在其名著《西方的沒落》一書中所用的概念,叫作“醒覺意識”,高階動物如哺乳類和鳥類,無疑擁有無異於人類的醒覺意識!而斯賓格勒甚至把醒覺意識,看作是生命也就是所有生物普遍擁有的東西,無論是動物、植物,都通通具備。而高階動物如黑猩猩,甚至懂得製造簡單的工具。至於利用工具,高階動物都會。所以人類和動物在製造、利用工具上,只有程度不同而已!知識上呢,則只怕要到文明化也就是進入階級社會之後,人類的知識量和知識水平,才超過動物。至於信仰,動物只怕比人類更虔誠,因為毫無疑問,動物都服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