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瑾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6章 四特區原本一家 起義後各自為政,七宗罪之天佑瑾華,天佑瑾華,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組成部分,它由互不相連的南、北兩塊地區組成,中間由政府控制區隔開。
第二特區的面積3萬平方公里,這裡居住著佤、拉祜、撣、克欽、漢、愛尼等16種民族,其中佤族佔70,人口約60萬。
佤邦第二特區即原緬共中部軍區。
1989年4月11日,時任緬共人民軍中部軍區副司令的鮑友祥,率中部軍區第5、12旅全體官兵“起義”。
1996年鮑有祥當選為佤邦政府主席兼財政部長、佤邦聯合黨總書記。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此時的佤邦已經成為膘國最強諸侯,而鮑有祥也成了手握黨、政、軍大權的封疆大吏。
1996年,佤邦聯合軍配合政府軍打敗毒梟坤沙後,成為金三角地區勢力最大的地方武裝。
鮑有祥1950年出生於滇南滄源縣的巖帥,父親鮑巖嘎是當地著名的佤王,曾作為佤族代表兩次進京受到毛澤東、劉少奇的親切接見。
第三特區克欽邦,即原緬共101軍區,是緬共中最晚組建的一個軍區,成員基本上是克欽族。
軍隊為克欽新民主獨立軍,現有軍隊人,預備役人。
1989年彭家聲脫離緬共後,丁英(全名為澤孔丁英,克欽族人)等看到緬共大勢已去,權衡再三,也與緬共決裂。
成立了“克欽新民主獨立軍”,任司令兼地方最高行政長官,澤龍副之。
“克欽族”也自稱為“景頗人”,與滇南境內景頗人同族。
克欽族教育之發達與它落後的經濟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早年西方傳教士來到克欽族山區,為他們創造了景頗文字,興醫院,辦學校,建教堂,如今克欽族領袖中居然很多人都有著在歐美留學的經歷。
克欽族的武裝轄地,目前是原緬共四個特區中最為富裕的。
膘國這個貧窮國度最為珍貴的兩項寶藏就是“玉石”和“柚木”,而這兩項寶藏基本上全部集中在了景頗人武裝的轄地。
碧綠的翡翠寶玉和金紅的百年柚木,自古以來在我國都屬於珍貴之物。
於是在丁英的鼓勵和支援下,大批生性冒險敢作敢為的閩中客商都蜂擁到了膘國開礦和伐木。
克欽獨立軍的政治訴求與果敢同盟軍不一樣,同盟軍是想實現高度自治,而克欽軍則想有自己的獨立政府,並一直為此在與膘國軍隊抗爭。
膘國一共有17支少數民族武裝,到目前為止,就剩下“克欽”和“克倫”沒有歸順政府。
克欽族一直堅持“獨立建國”。
克欽人的構想是,靠著山姆國的幫助和基督教文明的感召,在華夏-膘國-暹羅國境內建立一個包括景頗族、怒族、傈僳族、獨龍族在內的“文蚌”族國家。
長期以來,克欽邦和我國一直保持著友好的關係。
但同時由於它那暗藏的那個過於“宏大”的抱負,以及特立獨行的基督教信仰,在克欽邦鬧獨立的議題上,不但膘國不同意,咱華夏也不樂意。
因為,一旦克欽人獨立,很可能會山姆國人的支援下,在我國景頗族中製造不和諧因素。
最後來了解一下第四特區小勐拉。
由於我國滇南境內有個勐臘,為了區別緬北的勐拉,因此,“第四特區”就又被叫成了“小勐拉”。
主要軍事主體為“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也稱“勐拉軍”,約有正規軍3600人,民兵2000人。
最高領導林明賢,是個正宗的華夏人,曾經的羊城知青。
而林明賢另外一個很“不一般”的身份,他是“果敢王”彭家聲的女婿,現任果敢同盟軍總司令彭德仁的姐夫!
嚴格說,是一個極為袖珍的“割據之地”。
不僅人口在幾支地方民族武裝中最少,兵力約3000人,地理面積也是相對最小。
身為彭家聲的女婿、彭德仁的大姐夫,作為緬北重要軍閥之一,按說林明賢應該積極支援果敢同盟軍的軍事行動才對。
但是,林明賢卻公開發表宣告——不介入、不參與、不站隊,保持中立!儘量明哲保身,跟緬軍也長期相安無事。
林明賢執掌小勐拉後,馬上推出了“第四特區替代種植計劃”,鼓勵農民種植經濟作物替代罌粟,開始全面禁毒。
林部是最早在其轄區內全面禁絕鴉片種植和毒品買賣的,到了1997年,小勐拉被認定為了“無毒區”,得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