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北上亂戰
三編總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八章 北上亂戰,三國亂世:開局一座遊戲城,三編總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收攏徐和黃巾部。
唐山麾下的黃巾勢力一躍膨脹到了4萬人,加上老弱足有十餘萬眾。
唐山下令,攻破武安家塢堡莊園。
一場簡單的公審過後,曾經作惡之人全部伏法,家丁護院與佃戶奴僕得到解救。
並因此收攏百姓幾千餘,招募從軍者500。
唐山所作所為得黃巾擁戴,黃巾降將徐和、管承、徐黑痣三人投效。
一日後,武安啟所在塢堡被管亥攻破。
司馬俱一刀斬殺武安啟,並將其人頭贈予徐和,司馬俱、徐和兩人恩怨具消。
……
管統收到訊息,羨慕不已。
別人不清楚他的戰績怎麼來的,他自己能不清楚嗎?
不僅如此,作為當事人,他還非常清楚城主大人接下來的部分佈局。
接下來,便是唐山的揚名之戰!
沿海而進,一路北上遼東,順勢拿下渤海灣。
對現在的管統來說,只要唐山的名氣足夠高,那他名氣也能水漲船高。
這便是城主大人所說的流量捆綁。
透過手下敗將來揚名,更能襯托出他這個勝利者的強大。
遠方的海面上,數十艘海船正在遠去。
管統收回目光,幽幽一嘆,“還真是期待啊!”
“唐山!”
對於名聲,管統還是非常在意的,他只希望唐山名聲越大越好。
這樣也更容易達成城主大人的計劃。
他的名氣越大,相應的東萊郡也能越穩。
這個時代,名氣很重要,人生所求無非名利。
以名取士而非以才取士,這也造成了很多名不符實的情況發生,而大多數都是世家之間的利益交換。
一船一船的人口從碼頭下船,整個港口頓時亂成一片。
民兵隊上前,一一疏導人群,他們臉上掛著和煦的微笑,很快安撫了眾人的情緒。
沒多久,隊伍就變得秩序井然。
張七九最近可忙壞了。
不僅親自視察官吏的人員安置情況,還要為這些人指匯出路,安排工作。
一切千頭萬緒,總得一件件來,可那些新遷來的民眾卻等不了那麼久。
張七九不得不親自出手督辦,這可是最近的頭等大事。
為了減小後勤壓力,唐山送來的人口可不少。
令張七九撓頭的是,青壯大都被唐山編入軍隊,送來的盡是老弱婦孺。
這讓張七九有點火大,多次發文斥責,甚至上書張羽求教。
因為城主擴軍,整個東萊郡嚴重缺少勞動力。
如今又要接納十餘萬婦孺,如此窮兵黷武,整個東萊郡的經濟很容易崩潰。
張七九一個頭兩個大。
好在整個東萊,目前已經沒了世家豪強,這些人的安置問題算是解決了。
所有土地屬於官府,除了分給民兵隊與官員的田地,官府手中空地大把。
這些地,可以全部租給百姓去種,稅率達到7成。
之所以如此高的稅率,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張羽要養兵,目前要養活6萬左右的軍隊。
再則,民兵隊的稅率僅一成,大都是自家親族耕種。
但也有很多人,他們並無親族。
這些人都去行軍打仗了,他們的地自然要官府幫忙種。
待收穫,還要分5成給民兵,分3成給幫農。
最後剩餘的兩成才是官府的。
官府幫這些民兵隊的人種地,自己不可能沒有損耗,官員的俸祿,人員的調動這些都是要給好處的。
最後得到的兩成收益,刨除掉這些,可能連一成都不到。
刨除分給民兵隊的耕地,其他人為何都是7成的稅率,這也是有說法的。
幫農的收入僅有3成,若是其他人的收入超過3成,稅率低於7成這也是不行的。
那些幫農可不是傻子。若是幫農種地,收入少於租種官府的耕地,那他們為啥還要幫民兵隊的種地?
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以7成稅率,是目前最合適的稅率。
加入民兵隊稅率1成,不加入民兵隊稅率7成。
兩相對比就能明白,為何張羽敢誇口:東萊有民十萬戶,我便要募十萬兵。
只要一戶有1個加入民兵隊的,那僅僅1成的稅率,便足以養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