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家么女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1章 容老先生,快穿之十二月,湯家么女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麥秋月說完,兩個小姑娘,就拿出準備好的試吃小碗,一起分裝,兩個大娘,就將試吃小碗端到食肆前,分發給等著試吃的路人。
本就是被麻辣燙的香味吸引過來的,能有免費的試吃,大家自然也是躍躍欲試。
有人嘗試性地喝了一口湯,剎那間,舌尖被鮮、辣、麻等多種滋味刺激著,每個人分到的菜都不一樣,有豆腐,豆泡兒,蘿蔔等等。但都是統一的好吃!
大雪天的,吃上這麼一碗熱辣滾燙的麻辣燙,那真是從頭暖到腳,渾身都有勁兒。
小小的食肆裡,瞬間擠滿了人,店外還排起了長隊。
麥季和麥季豐還有竹小春都趕緊來幫忙,麥秋月煮了一碗麻辣燙,弄了兩個煎餅,讓張若棉帶著小寶去後院兒吃,人多眼雜,磕了碰了的,那就虧大發了。
張若棉看到麥秋月這麼緊張她們母子,也是哭笑不得,再看自家傻呵呵的丈夫,罷了罷了,為了小姑子的手藝,她也是捨不得和離的!
食肆是巳時開的,不到未時,店裡的菜就都賣完了。
“這生意也太好了吧,還得是秋月你的手藝!”竹小春都感覺自己快散架了,這些人,是來吃麻辣燙的,還是來搶仙丹的啊。
“那是,我本來也打算少準備點兒,就開到未時,就去城門施粥的,這不到未時就賣完了我也沒想到。”麥秋月最近都是未時過,就在城門那邊熬煮薑絲粥,給那些流民喝了去驅寒。
大災之後必有大疫,接下來的幾年,大雍天災不斷,如今雪災,有了雪屋,暫時緩解一二,她便每日去城門煮些薑絲粥,熬得也不濃稠,只希望他們能夠撐過這個寒冬。
“那你今天也去?”竹小春問到。
“當然要去,正好今天大哥二哥都在,我還要請他們幫忙呢。”麥秋月一邊算賬,一邊回答。
“你這天天施粥也是治標不治本啊。”竹小春說到。
“我知道啊,前些日子,不是忙食肆的事嗎?大哥二哥每日上朝分身乏術,我的莊子已經買好了,正打算招人呢,今兒大哥二哥一起去,將那些流民的人數統計一下,將他們各自的長處記錄在冊,我們招完人後,將冊子上交,之後朝廷自會安排。”麥秋月說到。
“朝廷要是有安排早就做了。”竹小春撇撇嘴。
“歷朝歷代賑災啊,都是開糧倉,給賑災銀,之後發回原籍,不過接下來事情肯定不少,修橋鋪路興修水利,想必朝廷很快也會想到,以工代賑的法子,我們儘自己的微薄之力,能救多少是多少,只願大家都能度過這個溫暖的寒冬,迎來春暖花開的好日子。”
“好,好一個以工代賑!”這興奮的聲音,大家轉頭望去,竟然是第一個進店的老者。
“額,老先生,您還有事兒嗎?今兒所有的菜的賣完了,想吃的話,明兒再來吧。”麥季和主動上前說到。
“老朽,原是被這招牌上的字吸引來的,沒想到一時嘴饞到忘了正事兒。”老者哈哈一笑,也不覺羞惱,這手藝實在是好,明兒還來!
“招牌上的字?有什麼問題嗎?”
“就是想問問,這招牌是誰寫的,剛勁有力,不失靈動,頗具神韻,必是大家之作,老朽一生唯愛書法,看著便欣喜不已,想要求見高人指點一二。”老朽言辭謙遜,對這字也推崇備至。
“您是,容老先生?”張若棉看著面前的老者,突然問到。
“你是?”容老先生看向張若棉。
“家父是張明書,幼年時曾隨祖父到鶴山書院拜訪過您。”
“哦,你是明書小子的二閨女,棉丫頭是吧。”容老先生顯然是也記起了當年。
“是我,容爺爺還記得呢。”張若棉聽著容老先生稱呼變了,也立馬跟著改口。
“好丫頭,快告訴爺爺,這招牌誰寫的。”容老先生立刻問到。
張若棉笑著指了指麥秋月。
“近在眼前,就是我家小姑子。”
容老看向麥秋月,這一臉稚氣的小丫頭,今兒的吃食雖然不復雜,但也看得來小丫頭手藝不賴,小小年紀,能夠專精一樣已是極有天賦,書法一道更是需要日積月累的練習,說是麥秋月寫的,真的很難讓人信服。
“棉丫頭,此話當真?”容老再次問到。
“自然,若是作假,不是一寫就被識破了。”張若棉點頭。
然後幾人就看見容老先生轉身出去了。
“你跟上去看看,老人家年歲大了,再摔了碰了的。”張若棉對著麥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