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三百五十章 兩軍交鋒,雷霆天驕,獨·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軍投降之後,那些奴隸自然也紛紛投降,畢竟吳軍都沒了,他們打給誰看呢。

源大夫急忙問左右:“我們殺的夠了嗎?”

“殺敵恐怕差不多,但如果投降者都算他們的戰功,那肯定是不夠的。”

源大夫知道投降的人肯定會算在祝平炎的戰功裡,也顧不上之前想象中的君子風範了,持劍衝進奴隸中揮砍:“殺,給我殺,不接受投降!”

奴隸們都驚恐的四散逃離,源大夫追上去連砍數十人,他的戰車也緊隨而來,卻沒有去斬殺俘虜,只是在一旁尷尬的看著。

史官走到源大夫跟前,沒有去阻攔,只是淡淡說道:“殺俘可不算本事,不計入戰功。”

源大夫停下揮砍,眉頭緊皺,他忽然從俘虜中揪出一人,像是拎小雞一樣拎著他,看著細弱的四肢在空中劃拉,嘲諷道:“要這樣的俘虜,也是浪費糧食。”

史官從一旁的戰車上取下一支掉了頭的戈,對源大夫說道:“這樣的俘虜,殺了也只是浪費武器。”

源大夫也沒再爭辯,就算要殺俘,也不是他這樣殺的,況且無論怎麼殺,殺俘虜都不可能算戰功。

但他依然不甘心,對史官狡辯道:“這些俘虜也不能記到祝大夫的戰功裡,他們也有可能是被我殺投降的。”

史官有些無奈:“你的這些狡辯,留著日後和莒公說吧,若是莒公相信你,我就這麼寫。”

然後他又走近了些,低聲說道:“就是不計算這些奴隸,單是那一千吳軍,你就已經輸了,所有地方都輸了,別再輸了氣度。”

源大夫沉默片刻,劍指莒軍的主戰場說道:“還沒打完,勝負也未可知。”

-

確實還沒打完,此處戰爭獲勝,但大部隊還在打,所以在收攏俘虜並簡單整頓之後,他們就繼續列陣前行,夾擊吳軍右翼。

吳軍自然有所應對,分出部分兵力列陣迎敵。

祝平炎遠遠望見吳軍部隊清一色的黑甲,知道這些人和之前打的雜兵不一樣了,不敢再用單薄的三排陣接敵,將鋒線縮短一半,以加強縱深。

陣型的鋒線越長,與敵軍接觸面積越長,提高殺敵效率,縱深越厚,越不容易被擊穿,降低潰敗可能。

也可以這樣理解,鋒線軍隊的攻擊力,縱深是軍隊的血量。

而在人數相當的戰鬥中,鋒線和縱深自然不可兼得,所謂陣法,就是在這二者之間取捨。

以祝平炎如今的殺敵人數,源大夫幾乎不可能超越,穩紮穩打就好,沒必要再冒險。

況且這次的敵人有許多戰車,他這邊作為沒有戰車策應的純步兵軍隊,如果陣線單薄,肯定會成為敵軍的突破口。

在重騎兵出現以後,兩三排的陣線就變得毫無防禦力,同樣的,在這個戰車橫行的年代,單薄的陣線必然會被戰車碾碎,所以步兵一般都是以二十五人的方陣出現,後期隨著步兵發展,更是有十縱深的百人方陣。

兵種和戰術都是互相影響互相發展的,步兵出現了方陣,戰車自然也有所應對。

之前說過,戰車雖然被騎兵淘汰,但戰車其實是更加多功能的騎兵,兼具了多種騎兵的功能,所以在面對步兵方陣的時候,可以遠端射擊騷擾,也可以遊擊牽制,或者攻擊陣角。

而在做這些之前,首先需要與敵方戰車交戰。

步兵方陣相較於戰車要遲緩得多,所以在雙方遙遙相望,步兵逐漸接近的時候,戰車會先交戰一波。

此時源大夫便高聲詢問:“若此次賭注以軍功論,斬步兵和斬車兵可大不一樣。”

祝平炎應道:“好,斬車兵一人,可算十人。”

源大夫仍不滿足:“十人,似乎……”

史官在旁邊提醒:“你殺的都是奴隸,祝平炎俘虜一千吳軍,擒獲敵將,真要算起來,你們差的可就遠了。”

源大夫便改口道:“似乎很合理。不過要說清楚,上一戰,我一共比你少了八百人。”

這是沒算那些投降的奴隸,也沒算將領、士兵和奴隸的區別。

祝平炎略微計算了一下,八百人,就算換成車兵也是八十人,也就是大約27輛戰車,源大夫想靠十輛戰車斬獲二十八輛戰車,可能性很小。

他現在最害怕的不是能不能贏,而是源大夫會不會信守承諾,萬一不同意,這貨以此為藉口耍賴,那不是白忙活了。

於是他便同意了。

源大夫松了一口氣,心說這小子還算大度,也許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現代養生開始武道通神

左右X

君睿傳

晨霞之光

遇見一座冰山(網遊)

泡麵都沒了

封神從我元始大義滅親開始

神馬東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