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三百五十章 兩軍交鋒,雷霆天驕,獨·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前真的是我太過分了?
他當然沒想過祝平炎會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源某人一言九鼎,就是從這裡跳下去,死在外面,也絕不會食言。
雖然鬆了一口氣,但是祝平炎能算出來的,他也能算出來,並且比祝平炎更知曉其中的難度。
大家都是四匹馬拉兩軲轆,憑什麼一輛車就想砍三輛?這是不把吳軍當人。
所以他走下馬車,來到剛剛與他爭執的御者車前,作揖說道:“剛剛是我的錯。”
車兵一般都是士,而御者是車兵中地位最高的,他才是真正控制戰車的人,參乘和甲首都只是他的工具而已。
所以千萬不能把御者看作是一個車伕。
鄭國與宋國交戰,宋國統帥在戰前的宴會上分發羊肉鼓舞士氣,卻獨獨漏了給他駕車的御者。
這其實不是一件小事,那個時候吃飯是很講究的,身份高的人吃好的,身份低的人吃差的,絕對不會出錯,而羊肉在當時是日常飲食中最高等級的肉。
如果莒子把某位卿大夫的羊肉分給祝平炎,那位卿大夫就算不憤然離席,也絕對會懷恨在心,日後甚至可能因此謀反。
於是在第二天交戰的時候,這位車伕便對將軍說: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御,我為政,然後駕車衝向敵軍,把這位將軍給賣了,所謂的各自為政,便出自於此。
當年宋軍的統帥可是位極人臣的卿大夫,源大夫雖然實力較強,但撐死也就中大夫的實力,還是小國中大夫,自然不能和手下實力最強的御者鬧得太僵。
只不過他原本打算戰後私下去賠罪,但現在就需要他們人人竭盡全力,只好來個禮賢下士。
在封建時代,因為下級擁有極大的自主權,上級對下級並沒有絕對的統治力,所以周王室的衰弱並非特例,而是封建統治的必然,三家分晉,田氏代齊,無不在宣告封建制度中的以下克上並非偶然。
也因為如此,貴族與平民等級森嚴,但貴族之間卻沒有後世那麼尊卑分明。
伊尹廢帝,卻被以賢臣傳頌,等到霍光廢帝,已經褒貶不一,並且褒獎得也只是霍光的功績,對他廢帝一舉,幾乎都是否定,而到宋以後,臣敢廢君,妥妥的大逆不道。
翻閱歷史就會發現,周時期的封臣對自己的領主並沒有那麼尊敬,甚至對比後世的尊卑有序,還有那麼點大逆不道。
當然,沒有後世等級森嚴,不代表沒有等級,周王室還沒衰弱的時候,所有諸侯依然要聽命於周王室,就像莒子對所有大夫都客客氣氣,但不代表大夫就可以對莒子無禮。
所以御者趕忙下車還禮,說之前的爭執就此揭過,此戰必奮勇殺敵。
源大夫這才回到自己的車上,與其他戰車一同出擊。
-
祝平炎今天見識到了戰車的厲害,但衝擊那些奴兵,遠沒能展現戰車的全部實力,接下來的一戰,才讓他更加徹底的瞭解了戰車在這個時代的統治力。
吳軍的戰車數量較中原地區要少,而且吳軍此次主要任務是防守,所以戰車並沒有去中線與莒軍戰車對戰,而是龜縮在己方步兵的射程之內。
若雙方戰車混戰,步兵當然就無法射擊,但如果雙方沒有交戰,只是敵方戰車衝入己方射程,那肯定要先挨箭雨。
莒軍實力較強,自然不甘於等待,特別是急於立功的源大夫,帶頭從側翼繞了過去。
此時吳軍才終於出動戰車,車戰在被吳軍拖延了片刻後,還是開始了。
戰車與戰車的交戰方式有兩種,如果敵車在左,則用箭射擊,如果敵車在右,則衝上去以戈戟近戰。
常規的攻擊方法是交錯相擊,也就是兩車對沖,在交錯之前以夷矛對刺,或者在交錯而過的瞬間以戟或者戈勾擊。
這種類似西方騎士對沖的攻擊方法,是最能發揮戰車效能的方法,不過實戰並非演武或者比賽,情況要複雜得多。
雖然雙方都會刻意創造對沖的場景,但很多時候能攻擊到就會攻擊,不會拘泥於對沖,比如一方減速轉彎時,另一方掠過,肯定會順手砍一刀,車前則砍馬,車後則砍人,再或者前車追上後車,用夷矛桶一下,這都很正常。
不過倒也沒人會特意去打這種戰術,因為戰車轉向不靈活是共通的。
大家都是一樣的轉彎半徑,你轉過去想打他,他大概也就轉過來了,還是會打成正面對沖。
退一步來說,你有特殊的轉彎技巧,可以比他先轉過來,但總不可能是排水道漂移過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