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三百四十四 奴兵,雷霆天驕,獨·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莒國與吳國的這次戰爭,就是典型的春秋戰爭,夏天的時候雙方就已經會面,商議好了什麼時候打,以及在哪打,甚至與雙方出多少輛戰車都有約定。
齊莒魯三國的人數雖然多,但由於事先約定,戰車數量只是比吳國多一點而已,所以吳國敢在平原與聯軍野戰。
這倒不是說吳國能贏,聯軍來的人少,所以肯定更加精銳,吳國舉全國之力應戰,也就顧不上精銳不精銳了。
當初規定數量的時候,雙方商議了很久,吳國當然希望人越少越好,莒國則希望人越多越好。
商議到最後,還是莒國掌握主權,畢竟是三國聯軍主動攻吳,吳國若是不應戰,三國聯軍就會打進去,到時候吳國肯定龜縮城內不出,聯軍不敢貿然攻城,多半會選擇在吳國境內大肆破壞以洩憤。
這不是滅國之戰,聯軍能做的只有這麼多,最後還是得撤退,而如果以這樣結局,吳國損失慘重,聯軍一無所得,雙方都沒好處。
所以最終還是約戰,雙方少出點人,只有貴族和少部分平民參戰,打一架看看雙方實力,最後在談判桌上爭利益。
春秋時期的戰爭不一定要贏,只要輸得不是很慘,談判的時候就沒那麼被動,所以吳國只能打這明顯劣勢的一戰。
此時雙方相遇,並沒有立刻兵戎相見,而是排兵佈陣。
吳國率先佈置好陣型,聯軍則因為令旗不同,稍微慢了些,不過吳軍也沒有趁機進攻,而是等雙方都佈陣完畢,以擊鼓為令,正式開戰。
雙方計程車兵還沒接觸,吳王的氣息已如海嘯一般壓過來,幾天前祝平炎在宴會上感受過莒子的氣息,那時候他還以為這便是地仙的威壓,但此時他才知道,真正的地仙不是巨人,而是山嶽。
莒子的威壓比源大夫更強大,但也只是加大心中的畏懼而已,吳王的威壓幾乎瓦解了他的戰鬥力,他連手中的劍都握不住。
他這個天驕尚且如此,那些凡人軍隊更是幾乎站不穩,眼看軍隊就要被吳王的氣勢瓦解,齊、莒、魯三國的國君紛紛站出來對抗吳王。
然而莒子和魯侯竟然不是地仙,只是巔峰靈臺而已。
對於常人來說,巔峰靈臺已經強大到不可想象,但是地仙打架,巔峰靈臺算個屁啊,所以就相當於齊侯單挑吳王,而齊侯雖然是地仙,但看樣子只有二十來歲,明顯和吳王差著境界,而且差的絕對不小。
他不知道地仙的境界怎麼劃分,但如果和靈臺一樣,那齊侯也就是個地仙初期,吳王已經是地仙后期了。
這讓他一下子茫然了,不是,你們不會打不過吧?
如果國君級別的戰鬥勢均力敵,他們這些軍隊還有用,但如果吳王輕易就打敗了齊侯,那軍隊的優勢就毫無意義了,什麼鐵器,什麼戰車,統統沒有用,開坦克也打不贏地仙。
然而雙方的國君只是亮了個相,既沒有互相攻擊,也沒有對軍隊出手,然後雙方行軍到了衝鋒位置,戰爭正式開始。
已經沒有什麼時間讓他去關注國君了,敵人就在眼前,源大夫的戰車已經拋下步卒獨自衝鋒,他也不能落後,立刻下令衝鋒。
-
吳國的兵力確實不夠,但也不想被包圍,所以在兩翼安排了大量步卒守護。
春秋時期的戰爭並不會大規模徵召平民士兵,所以前排的步卒大部分都有制式皮甲,看上去也算軍容整齊。
不過在這整齊的甲兵後面,往往也有一批較為貧窮計程車兵,這些人根本不可能全甲,能有胸甲就不錯了,而且多半隻是牛皮甲,別說壓制的複合皮甲,犀皮甲都不可能有。
最後面一些更窮的,連皮札甲都買不起,但也總會搞個土製胸甲擋一擋。
畢竟製造胸甲很容易,找一塊曬乾的生獸皮系在胸口,用繩子將竹木片穿起來綁在胸口,成本都很低,卻保護了身體的大部分要害。
而眼下擋在祝平炎軍前的人,別說胸甲,連衣服都穿不全,幾乎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完全赤裸的,剩下的也多半隻是在腰上圍著麻布。
如果不是即將交戰,哪怕他們手中都拿著武器,也很難把這些人和軍人聯絡在一起,因為根本找不到健壯的人,要麼是殘疾人,要麼是老人,都瘦的像是蒙上皮的骷髏,眼眶裡分明有兩顆眼珠子,卻又像是什麼都沒有。
男人的身上都有鞭傷,女人倒是沒有太多被鞭打的痕跡。
這些人,他們用身體告訴所有人,他們已經沒用了,沒有力氣的男人和不再青春的女人,就像是被曬乾的朽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